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青蒿全球告急 世卫组织急寻对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08:16 新华社

    关系到全球每年4亿疟疾患者的“中国神草”——青蒿,全世界51个国家将其列为首选用药,纷纷递出定单,但作为青蒿主产国的中国对此准备不足,从去年开始面临严重的短缺危机。

    不久前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召开的全球青蒿素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大声疾呼青蒿主产国扩大产量,平抑药价,以期拯救全球特别是非洲3亿赤贫疟疾患者
的生命。

    中国青蒿一夜成名

    青蒿素复方制剂被世卫组织认定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抗疟药品,替代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奎宁、周效磺胺等传统用药。它的主要有效成份青蒿素提取自东南亚山区的植物青蒿。目前,全世界90%的青蒿种植在中国。

    2001年复方青蒿素成为世卫组织推荐用药以来,仅2004年一年,就有18个国家把复方青蒿素作为首选用药,同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将每年拔出2亿美元,资助疟疾重灾区政府专款采购青蒿素药品。生长于中国南部和越南、印度山区的这种植物自此一夜成名,价格也从2003年的每吨2000元人民币狂涨到去年的每吨6000元。

    青蒿素药剂的全球需求也发生了戏剧性增长。8日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闭幕的国际青蒿素大会上,世卫组织负责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助理总干事周启康表示,复方青蒿素药剂的全球需求已经从2003年的200万人份增长到去年的3000万人份(即一个五天的疗程),世卫组织预计今年可以达到1.3亿人份,不远的将来达3亿人份。

    原料告急无药可买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疟疾每年夺走100万人的生命,其中8%是5岁以下儿童。复方青蒿素被认为是拯救这100万人最有效的途径。正当世卫组织计划大规模采购青蒿素药物时,中国国内却出现了青蒿原料短缺。

    世卫组织官员承认,促成这一国际青蒿素大会召开的主要动因是世卫组织指定的唯一两家制药企业——瑞士诺华和法国赛诺菲——完不成世卫组织和非洲国家的联合定单。

    会议虽然在东非国家坦桑尼亚召开,问题的关键却在主产地中国。2004年下半年开始,青蒿价格飙升的同时供货也出现危机,中国的青蒿企业虽然早已看好这一产业的前景,但是对世卫组织突如其来的定单准备不足,全球用量从200万份一下子涨到3000万份,供应一时喊紧,中国南方一些青蒿产区甚至出现了设关设卡抢货源的局面,连尚未成熟的早苗都被拔了充数。

    由于原料缺口太大,诺华公司只完成了世卫订单的60%。在其去年与瑞士诺华签订的谅解备忘录中,控制了中国七成以上青蒿素原料生产的重庆华立控股(资讯 行情 论坛)有限公司许诺,在2004年11月到2005年8月期间向诺华提供6吨原料药,但是这对于诺华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

    除了中国产量暂时跟不上以外,一路走高的价格也让世卫组织深表忧虑。周启康表示,目前世界上80%的疟疾患者集中在最为贫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绝大多数患者平均每天生活费不到一美元。而每一疗程复方青蒿素药品的价格,非洲市场上的零售价在3到7美元之间,即使是世卫组织的采购价,也要2美元一个疗程,其价格为传统抗疟药的10到30倍,大多数非洲国家承受不起。因此,设法扩大青蒿素生产规模,短期内使药价降低50%,是世卫组织召集此次会议的目的所在。

    世卫组织另求良方

    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召开的全球青蒿素大会,不仅邀请了瑞士诺华、法国赛诺菲这样的龙头制药企业,还找来了青蒿素育种企业、青蒿素种植大户、青蒿素提纯企业、青蒿素销售企业等,这些企业覆盖了关系到复方青蒿素抗疟药的整个产业链。

    世卫组织在阿鲁沙会议的发言再次流露出了改变青蒿素独产于中国的愿望。会议认为,按照目前价格,仅向非洲地区70%的疟疾患者提供青蒿素,就大约要花费10亿美元,这样的价格令许多贫困国家望而生畏。

    为了降低青蒿素造价,世卫组织再次强调应扩大中国以外的青蒿素生产,并且呼吁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实现青蒿本土化种植。事实上,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等国家已经在着手种植青蒿素植物,准备自己生产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坦桑尼亚计划在2005年内种植750公顷青蒿素植物,肯尼亚准备种植600公顷青蒿素植物。

    与此同时,美国的科研人员已经着手在实验室中人工制造青蒿中所含的抗疟疾物质,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为此捐出巨款,支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手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生物公司,共同研究通过转基因工程制药。有报道说这种人工合成的青蒿素价格将只有原来的一半,而且药物的供应源也相对稳定,不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专家认为,中国在青蒿原料的独占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但是从长远来看,国际社会正在另辟蹊径积极寻求更廉价更稳定的替代原料,通过封锁原料药的出口来保持竞争优势已经不现实。

    中国青蒿何去何从

    中国不但是青蒿生产第一大国,青蒿素本身也是中国唯一一种其分子结构得到国际认可的中药,但是这一知识产权早已经被有先见之明的瑞士诺华和法国赛诺菲全权买断。而这两家企业也已经先中国企业一步取得了资格鉴定,拿到了世卫组织的订单。

    重庆华立科泰新等企业据称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但是都因没有独立知识产权,不能取得世卫组织资格鉴定,未能进入其采购目录。所以,这些企业虽然有自己的成药产品,但仍然被迫成为瑞士诺华等的原料供应商。因此虽然有人预测未来5到10年青蒿素成药市场将达到15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中国在享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已经丧失了竞争先机。

    中国多家青蒿素成药企业虽然没有拿到世卫定单,但是在非洲这个主要市场上经营已久。以华立科泰新为例,其成药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刚果(布)、卢旺达、加蓬、安哥拉、科特迪瓦、莫桑比克等20个非洲国家取得了药品注册,打开了市场。

    不过事实证明,由于绝大多数非洲患者短期内不具备此类药品的消费能力,非洲市场只能依靠政府采购才能真正打开,而所谓政府采购,其资金来源不外乎是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支持。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如果不想仅仅作为原材料供应商,而是要在这个巨大的新市场上分一杯羹,惟一的办法是创新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取得世卫组织的“通行证”,争取与国际制药企业同台竞争的地位。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