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庆调查:中小企业发展缘何出现融资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蓬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影响。但资金紧张、融资不畅的现象也时常困扰着中小企业。为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重庆市企业调查队于2004年底对全市283户中小企业开展了相关调查,本报告依据该调查数据对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重庆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且对资金需求增势迅猛

    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融资群体。从资金需求角度看,单个企业资金的需求量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并不大,但几乎所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整体上存在一个较大的资金需求总量。调查显示,65%中小企业认为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国有和集体企业更是高达79.4%和86.7%。2004年1-6月,283户中小企业户均资金缺口达到1346万元。与2003年6月底的情况相比,短缺资金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短缺企业的比重增大了15个百分点),资金需求缺口扩大。从申请的银行贷款看,笔数和金额双双增长,势头甚为迅猛。被调查中小企业2002年提出书面申请的贷款笔数为1198笔,申请金额为53.17亿元,到2003年则分别增至1272笔和76.56亿元,增幅分别为6.2%和44%。2004年银行贷款申请继续快速增长,1-6月银行贷款申请已达1040笔、52.91亿元。由于资金需求难以满足,使52.7%的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43.5%的企业规模扩大受到影响,39.6%的企业设备陈旧而无法更新,30.4%的企业技术开发不能顺利进行,25.8%的企业产品不能实现更新换代。

    2、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有限,融资渠道单一

    企业的融资渠道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的资金来源已从单一渠道向多元化发展。但就目前来讲,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无论从量上还是方式上都还不尽人意,资金来源中以自有资金为主,直接融资十分有限。调查显示,自有资金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达到55.9%。虽然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也是企业争取外源筹资的先决条件。但也正是因为外援融资渠道不畅才使得中小企业有如此高比例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占25.7%,而这部分贷款往往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间的资金占用,占7.3%,这也是企业获得流动资金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来源;同时,中小企业政府投资不足,民间融资的比例小,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更稀。能争取到政府拨款或投资是中小企业一种最佳的融资方式,但调查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仅占2.3%。民间融资作为非正式融资渠道,虽合理不合法,但从某种意义上填补了金融支持的空白,拓宽了融资渠道,弥补了资金供求的缺口,但调查的中小企业中仅占企业资金来源的1%。在资本市场中,中小企业就更难满足条件,调查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资金来源中仅占0.3%,而且只是极个别的企业。可见,向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其他融资则十分不足。

    3、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较差

    近六成中小企业对重庆市的融资环境不满意。在283户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对重庆市融资环境“很满意”的仅2户,不足1%;对重庆市融资环境“满意”的占41.7%。但是有50.2%的中小企业对重庆市的融资环境“不太满意”;7.4%的中小企业对重庆市融资环境“很不满意”。从不同类型企业来看,76.4%的国有企业对重庆市融资环境不满意,其中“很不满意”的占一成;66.7%的集体企业对重庆市融资环境不满;其他各类企业对重庆市的融资环境评价相对好一些。从重庆市与浙江、湖南、天津等三省市比较来看,浙江中小企业对本地融资环境“很满意”和“满意”的合计达到66.4%,比重庆市高出20多个百分点;湖南的为44.7%,比重庆市高出2.4个百分点;天津中小企业对本地融资环境“很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与重庆市差不多,但是,其“很满意”的中小企业占到4.8%,比重庆市高出4个百分点。可见,重庆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仅远不如浙江,而且略低于湖南和天津。

    二、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1、融资体系尚不完善

    从理论上讲,企业融资有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商业信用及向银行贷款等五种方式。银行贷款尽管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现实际上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相当大。一方面,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处在同一金融体系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把大型企业作为服务的重点,而忽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如在授信管理上,明显存在对基层行信贷授权不足,各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日益集中,基层行特别是县级行基本上不发放贷款,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也会倾向于风险小、利润大的大型企业。另外,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数量少、服务范围有限,股权融资基本不能畅通使用,造成企业融资结构单一。与此相对应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企业主自有资金占30%左右,大大低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比例;而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股权融资占18%,金融机构贷款占42%,则明显高于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的比例。

    2、银企关系不够协调

    企业融资是一种信用行为和信用关系,银行与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信任关系是融资行为能否成功的基础。中小企业由于透明度低,不能对自己经营的信息完全传递给银行,产生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又因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倾向于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配给,加上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差及逆向选择,更导致了银企关系的不够融洽。企业普遍认为银行贷款条件过高,评估机构死板、机械,只根据企业的资金报表来判断,而不能考虑实际情况。而银行普遍反映中小企业的信用低,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不真、资料不全、信息失控、虚账假账等现象,并缺少抵押和担保,信贷成本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较多等。银企双方的互信程度不高,形成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的两难状况。调查显示,重庆市仅37.8%的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良好,并能继续获得贷款,与浙江、湖南相比分别低16.7和1.9个百分点。一方面中小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现象较多。重庆市中小企业近三年银行贷款偿还率仅为94%,比浙江中小企业平均偿还率低5个百分点;37.5%的中小企业已经在银行获得贷款,但再贷款有难度,比浙江高出14.9。另一方面银行对中小企业拒贷现象突出。调查显示,重庆市67.7%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或多或少地遭到过银行拒绝,其中贷款申请大部分被拒的企业占21.3%,贷款申请一半被拒的企业占9.2%,贷款申请较少被拒的企业占23.0%,贷款申请偶尔被拒的企业占14.2%。

    3、融资成本较高

    融资成本包括应支付的利息、评估鉴定等手续费和请客送礼等非正常支出等。首先从民间融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等的直接融资成本(利息与红利)来看,分别达到9.1%、5.93%和4.3%。如果考虑评估鉴定等手续费、请客送礼等非正常性支出,三者的融资成本分别为9.63%、6.74%和5.05%。由于成本差异近3个百分点,所以中小企业在民间融资与银行贷款之间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这在前面的企业流动资金来源分布中得到了体现。虽然上市融资成本相对低于银行贷款。但是上市条件不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具备的,所以向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选择。单从银行融资成本来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贷款相比交易成本更高。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需支付的评估、鉴定等手续费约占贷款额的0.4%,有的企业还需支付请客送礼等非正常性支出,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0.07%,个别企业非正常性支出高于正常的手续费。由于中间费用过高,迫使一些需要资金的绩优中小企业主动放弃了银行贷款。

    4、抵押担保难落实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可用抵押的资产少,多数设备陈旧落后或是专用性很强,对银行而言,其担保价值较低,有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型企业,靠租厂房或办公设备进行经营,拿不出符合条件的抵押资产,如果企业破产,银行债权难以得到保障。并且抵押担保机构少、程序繁琐、评估费用高,使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以落实。调查显示,在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未获批准的原因中,缺乏抵押和担保高于其他因素,缺乏担保占23.8%,缺乏抵押占23.2%,分别列第一、第二位。在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抵押方式中,房产和设备抵押是主要方式,而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比例十分低,竟不足5%。这与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除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外,社会上一些其他服务机构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差距较大。在美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中90%以上属于有抵押或担保的债务。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形式上更表现为银行“界定”的对象。究其原因有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资金供给者和体制环境等外部原因。

    1、中小企业的内在原因

    (1)中小企业存有融资的先天劣势

    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变化大、风险高、自我约束能力弱等特点,决定了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最易受到冲击。同时由于管理不规范、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大、权力过于集中,使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较差、财务报表不规范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贷款数量少、频次多,造成银行放贷成本过高,更增加了融资的复杂性和高成本等,这些先天不足的事实使银行变得“嫌贫爱富”。

    (2)业绩不佳直接导致融资难

    从融资需求角度中小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客户;二是一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状况一般的中小企业,可能受到冷落,可能被苛刻的担保和抵押条件拒之门外;三是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基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由于二、三类企业占有绝大多数,且中小企业的整体业绩不够理想,一定程度上使银行对其产生歧视倾向。调查显示,2003年重庆市中小企业资产利税率为5.1%,比浙江低5.7个百分点;人均利润为0.57万元,比浙江少近1万元,中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不太高。调查还显示,在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各种因素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占据首位,达75%,大大高于其他因素。企业要维护自身的信誉,只有经营效益好,才能按时归还借款,否则只能借新债还旧债。

    (3)中小企业信用不理想使资金供给者存有顾虑

    企业信用与企业贷款存在正向关系。对于效益好、信誉高的中小企业来说,从银行贷款并没有什么障碍,甚至银行还会找上门去求贷款,如信用状况为AAA的中小企业很少有贷款被拒绝的情况。银行出于安全考虑,将贷款集中到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对信用低的企业“惜贷”,这是造成信用低的企业资金缺口大的必然原因。对银行的调查显示,在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各种因素中,企业信用低占15%。企业的信用越低,贷款的难度越大。在调查的企业中,78.5%的企业有银行评定的信用等级,有21.5%的企业没有银行评定的信用等级。而在有信用等级的企业中AAA级信用的仅占26.1%。

    2、银行及体制环境等外部原因

    (1)银行方面原因

    首先,银行体制决定中小企业融资处于劣势。我国银行业的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首先保障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需求投放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加强,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自觉中抬高,大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主要是以大企业的指标作参照,用大企业的标准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大部分中小企业也就很难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所以,35.9%被调查企业认为担保条件过于苛刻是其获得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其次,银行信贷政策不合理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从信贷结构层面看,在贷款权限上,一些最了解当地企业情况的基层银行不具备贷款权限;在贷款期限管理上,没有根据中小企业资金的流动周期合理确定期限,银行放贷与企业求贷意向错位。

    第三,银行追求收益最大化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无论银行贷款数额的大小,一笔贷款的信息费用和其他交易成本差别不大,大型企业贷款量大,银行的单位贷款成本相对较低;而中小企业申请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但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如调查、评估、监督等都与大型企业贷款大致相同,若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多,必然导致银行的贷款单位交易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也会倾向于风险小、利润大的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惜贷”。

    第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加剧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恐贷”心理。目前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加之一些人为因素,一些地方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院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银行在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也多次发生,加剧了银行“恐贷”心理。同时银行也很少主动为中小企业服务。调查显示,在熟悉贷款政策的企业中,仅36.6%的企业是银行主动介绍得知的。

    (2)体制环境方面原因

    首先,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政策,支持大企业发展,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在不考虑效益的情况下,把资源优先配置给大企业,结果使不少大企业发展滞后,需要采取资产重组等方式注入新活力,而中小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没有公平合理的政策环境,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就不会得到满足。纵观世界各国,凡中小企业发展较成功的国家,都有良好的政策配套环境,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奠定了基础。美国在中小企业筹建阶段,除了可以向个人投资者出售未上市的股票筹集资金外,还可以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并从政府的小企业管理局得到政策性贷款和融资担保。

    3、中介机构缺乏,影响融资外部环境

    (1)信用中介机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差,间接影响企业融资。企业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征信活动和信用评价。这往往需要第三方,即中介部门来完成,一般称之为资信评级部门。目前,重庆市资信评级机构缺乏,成为影响重庆市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在283户被调查企业中仅123户企业了解资信评级部门情况,占43.5%,而近六成的中小企业不了解。这主要因为资信评级部门缺乏,且主动服务企业程度不够,所以多数企业对资信评级机构不太了解。很重视自身信用的外资企业和股份公司仍有四成左右对资信部门不了解,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调查还显示,重庆市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机构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资信评级部门偏少,主体单一。金融机构基本上是通过内部评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极少有社会中介资信公司参与,而且评估不够公开透明。在了解情况的中小企业中有48.8%的认为资信评级机构数量偏少;65.9%的中小企企业认为重庆市的纯民间资信评级机构较少,这一点非常突出。二是资信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不够高。31.7%的中小企业认同。三是资信评级部门的法律法规配套缺乏。53.7%的中小企业认同。四是资信评级部门的评估标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使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反复接受不同金融机构的评估,加大了融资成本。有半数的中小企业认同。

    (2)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缺乏,作用发挥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抵押担保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很少,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困扰企业自身发展。在中小企业通过担保获得银行贷款的等诸多方式中,房产抵押、设备抵押、信用担保和其他企业担保分别占到了67.1%(多选)、43.1%、33.2%和21.2%,而中介机构担保仅占4.6%。重庆市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可抵押资产越来越少,而且不少企业已将所能抵押的资产全部抵押,甚至有重复抵押的行为,以抵押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越来越困难;而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和第三方担保体系缺失则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只拦路虎,使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1、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所有矛盾的焦点。所以必须从制度建设与创新方面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1)开展金融创新,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应通过融资创新对信用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诸如对产品有可靠销路,但自身资本金不足、没有可提供的担保品或寻求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的企业,可以按照销售合同,对其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即所谓的买方贷款;可以“由买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卖方持汇票”到银行贴现。对有一定资金实力,但无法购买大型设备的中小企业可以开办融资租赁业务。此外,还可以开展无形资产抵押贷款试点,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2)鼓励中小企业向民间融资,为其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有效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充分重视企业内部融资,提高自身的积累能力,鼓励企业合理利用民间资本,通过企业职工集资、社会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利用政策为民间融资创造诚信条件,刺激民间资本活跃起来,发挥民间资本融资的作用。此外,为具有一定规模、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创造直接融资的条件,鼓励已具上市条件、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3)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信用担保市场,使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主要靠自有资产,但其资产规模极为有限,如果政府直接参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则容易产生部门寻租行为,有悖于市场经济行为,因此有必要培育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市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担保业自律组织。

    2、完善相关制度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促进其信用融资

    (1)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规范制度,有效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重点是确保征信行为和征信主体市场化和社会化。银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导致效率缺乏,有违公平原则,必须有第三者介入,作为征信主体。一是确保企业信用横向可比;二是获得统一认同,即企业、银行以及社会其他机构部门均认同;三是新的标准应当重点考查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第四,政府应当监督企业信用的评估与发布行为。

    (2)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为创造良好的信用提供法律保障。信用是一切经济交易行为的基本前提,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其作用在于降低社会经济行为的交易成本,但在现实条件下,主观上的机会主义倾向和客观上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以需要用法律来促使信用从“特殊主义”向“普遍主义”发展,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