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民资机场曙光乍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0:47 东方早报

  12年前,58岁的王学文第一个萌发并实践建机场。他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希望在东北一块1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建起中国第一个民办机场。然而12年过去了,他的“机场”始终由于无法获得项目审批和航线权而没有飞机起降。

  到目前为止,我国机场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外资、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几种渠道,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可以支持王学文的“机场”,

  如今,王学文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因为2005年以来,围绕机场的一系列改革加速。他把他的希望寄托在2005年,他希望梦想成真。

  日前,中国民航总局机场司司长张光辉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机场峰会上透露,民航总局正在制订相关政策,不久,民营资本将有权购买和经营机场。这样民营资本参与国内机场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据记者了解,我国机场建设一直在飞速发展,但目前国内除了枢纽机场和一些旅游城市的机场,很多都是亏损的。2004年我国的137个民用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在100万以下的中小机场就占据了94个,占全部通航机场的70%,旅客吞吐量却只占全国的6.4%,这些中小型机场,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困难。“所以从发展前景看,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机场的投融资渠道会更加多元化,其中民营资本将是机场建设融资一个新的渠道。”张光辉说,

  张光辉说,今年1月15日起,投资组建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民营资本与国有投资者享受相同待遇,然而对于投资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以及具体可入股比例,一直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因此民航总局希望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给民营企业购买机场一个合法身份。

  但是,业内人士也分析,民营资本进入机场的道路还是崎岖的。首先,动辄亿元的投资和较长的回报期,将是民营资本投资机场时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因为投资一个可以起降中型飞机如波音737的机场,就要花费1.3亿到1.4亿元,如果年吞吐量能够达到20万到30万人次,收回成本还需要8至10年。而像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等年吞吐量达到一二千万人次的机场,需要的投资规模将更大,这并不是任何民营资本都能够投入得起的;其次,一些机场还是更倾向于外国投资者。“相对于国内民营资本,国外投资者可以为机场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云南机场集团总裁助理王进胜如是说。

  作者:早报记者 封欣 实习生 钱振华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