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萨特和他的中国光棍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16:59 《财经时报》

  徐涛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彼此相爱,却不结婚。

  在20世纪中期的法国,这是萨特和波伏瓦的故事;而在21世纪的今天,则是都市单身贵族们的生活。

  萨特和波伏瓦的故事延续了51年。他们发现彼此有思想的共鸣,心灵的契合,因而相爱。然而他们始终又不觉得结婚会给自己带来多少益处。萨特说:“我们之间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但是如果我们能同时体验一下其它意外的风流韵事,那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这个故事常常被奉为“自由爱情”的经典。

  三毛在一次采访中就说:“愈出色的男性和愈出色的女性在一起,必须从对方身上找到一个他人所不能取代的吸引力 ,这点内在的联结是非常重要的。最经典的就是萨特和波伏瓦,他们的关系是绝对开放的。他们可以各自去结交朋友。但是他们在知识上的沟通与智慧的吸引,则没有人能够介入或取代,他们对智慧层次的要求如此强烈,而后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结合。婚姻的形式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个故事也常常和波伏瓦的《第二性》一起被视为女权意识觉醒的一部分。在随之而来的西方女权运动和性解放中,很多相爱的人崇尚这种“爱而不婚”的生活方式。

  而在中国,即使很多女性没有将波伏瓦视为楷模,也不关心女权运动,却也倾向将单身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据调查,1990年,北京30至50岁单身人数约在10万左右;但到2002年,北京、上海等地这个年龄段的单身人数分别达到约50万,其中女性超过六成。

  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已经有47%的人认为同居这一自由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

  对此,波伏瓦早就用存在主义理论作出了诠释:

  “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使得女性为了生存必得取悦于男性,并因此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文化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仔细想想最近这一个世纪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再想想城市单身贵族多是那些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女性,就觉得所有这一切是用现实为波伏瓦的理论作了个证明。

  然而,波伏瓦们多了,萨特们就忧愁了。或者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萨特。一位研究社会学的教授就说:“本来中国的男性就多,现在又有那么多的适婚女孩不原意结婚,那岂不是有一大批的光棍要一直单身下去?没有家庭作为稳定元素的社会将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也有人对萨特和波伏瓦的爱情持怀疑态度。萨特永远无法在一个女人身上停留下来的状态很难说是否给他带来了真正的幸福,而波伏瓦似乎也是在不甘于被萨特抛弃的情况下而做智力上的斗争,包括反映在《第二性》中的反省。倘若聪明如波伏瓦这样的女子在面临爱与婚姻的时候都是那样挣扎,那么在现在的中国,真正潇洒、心中不觉凄凉的女子,能有几个?

  这些都说不清道不明。不过开头说的故事还没有说结尾呢。萨特和波伏瓦的故事结局是:萨特晚年丧失了视力,波伏瓦每天不厌其烦地给萨特朗读新出的报刊和著作,使他的智力永不衰竭;在萨特病重的日子里,波伏瓦一直守在病床旁,直到萨特的遗体被人抬走;6年后,波伏瓦去世,人们打开萨特的墓穴,把她的遗体放在萨特身旁,这一对没有结婚的终身情侣死后却永远厮守在了一起。

  而当代中国的故事,恐怕还要当事人自己来演绎。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