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油价演绎最后的疯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11:47 证券时报

    2005年6月20日下午2点38分(北京时间),纽约原油期货8月合约刷新了该品种自1983年上市以来22年的新纪录,达到60美元/桶,当日收于59.37美元/桶。到目前为止,纽约原油期货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7%。

    油价上涨的若干原因

    造成近日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者对于今年下半年全球炼油能力将无法满足市场旺盛需求的担忧。在欧佩克会议上,石油部长们把高油价归咎于炼油产业的制约。能源分析师对欧佩克评论的理解是,即使它增加石油供应也无法降低油价,因为炼油厂在满足需求方面还是会有困难。而正是这种担忧,加剧了油价的上涨;

    二是近期发生在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的壳牌公司驻尼日利亚6名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遭绑架事件,对油价攀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全球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挪威可能爆发石油工人罢工。能源专家预测,如果挪威工人罢工,油价可能升至(每桶)65美元。

    另外,自去年以来美元的下跌,也经常被认为是油价走高的一个因素。

    其实,上述原因并没有根本性影响石油的供需,但却实实在在成了很多对冲基金借机炒作石油期货的借口。

    不过,目前的全球高油价暂时不会反映到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来。按照国家的规则,只有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上涨幅度超过8%,国家发改委才会在三地加权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因此,如果全球油价长时间“高烧不退”,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将一步步加大。

    过高过低均不可能

    根据BP的报告,2001~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为1.9%,中国同期增幅却高达37%,远高于过去10年26%的增幅。2004年,中国原油需求上涨了15.8%,与2003年7.7%的增幅相比,主要缘于电力短缺的因素。今年新增电力将有效缓解电力紧缺现象,从而促使中国对外石油需求减弱。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每桶60美元的石油价格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高企的国际油价,中国政府早已用实际行动表示出了不满:一方面,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五省试点,用行政手段强制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取得成功经验后可能在全国推广);旨在控制汽车油耗、节约石油能源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将在7月1日正式实施;还有,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支持燃料酒精、煤变油等能源项目。根据历史数据,凡是大宗商品,无论是铁矿石、氧化铝,还是小麦、大豆、玉米等,只要中国大量进口的东西,其国际市场价格,与中国的进出口行为都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中国政府的态度肯定会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事实上,这一轮油价上涨后,无论是媒体,还是经济学界,反映都比较“漠然”,不像去年四季度和今年4月那样进行热烈讨论,固然有见怪不怪的成分,但我认为多少也反映出了各方面对如此高的油价的“看不懂”。我认为,油价离下跌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三季度国际油价或许就回落。

    早在某大型机构抛出“105美元/桶”论的时候,笔者就认为这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讹诈”,而最近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先生“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替代能源比重上升和金融交易商对于油价见顶的顾虑,原油市场可能迅速走向崩溃”的观点,本人也不敢苟同。我认为,尽管石油需求减弱,但在过去35年中,人类没有发现像Ghawar般的大型油田,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在没有找到有效的替代品之前,高油价还将是今后的主旋律。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