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时间内,云南名牌产品“999”牌电池在邻国老挝市场的表现就从高峰跌入低谷,曾高达数千万只的出口量减了近3成。导致这一令人心痛结果的既非“999”牌电池质量出现问题,也非市场被发达国家的强劲竞争对手吞食,而仅仅是“999”这一商标在老挝被抢先注册,阻断了通向老挝市场的出口之路。
云南999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999公司)是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国家自营进
出口权生产企业,主要生产R20S、R14S、R6P等型的“999”牌电池。公司年产能力近5亿只,产品远销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出口电池数约占总产量的1/4。据勐腊海关统计,自2001年到2003年,这家企业通过西双版纳勐腊海关出口到老挝的电池达7251.42万只,出口创汇415.9万美元。“999”电池在老挝市场成了声名雀起的抢手货。
但是,自2004年以来,999公司的出口额突然一落千丈。999公司董事长李志忠说,这主要是因为老挝勐赛地区新建了一家电池厂,生产的电池同样打“999”商标。一时间,老挝市场上出现了两种“999”电池。到去年下半年,老挝政府为此发文要求严格控制中国“999”牌电池的进入。据勐腊海关提供的情况显示,老挝政府财政部海关司曾致电老挝南塔省、波乔省、乌多姆赛处和丰沙里海关,要求各省海关与本省贸易厅相互配合,严格控制中国“999”牌电池的进入,严禁(不具备进出口手续的)零售商从中国进口“999”牌电池产品,一经发现即采取强制罚没措施;对于已在老挝国内市场销售的“999”牌电池产品,交由各省贸易厅研究处理。此举使云南999公司对老挝的产品出口遭受致命打击,不得不黯然败退老挝市场。
记者从999公司得知,老挝的电池市场是其最主要的海外市场,由于越南、缅甸等国近年来对“999”牌电池采取了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措施,999公司对这两国的出口日渐萎缩。让李志忠忧心忡忡的是,老挝的此次动作,几乎将999公司的出口之路完全堵死。据勐腊海关统计,2003年经勐腊口岸出口老挝的“999”牌电池为2866万只,2004年前8个月的出口量是1150万只,而2004年8月之后,出口量几乎为零。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老挝勐赛地区,有非云南999电池股份有限公司“999”牌电池的大型广告牌,其商标与云南所产的“999”牌电池完全一样。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产的老挝新建电池厂的设备和原料,均由云南某企业从勐腊口岸申报出口。据此,999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商标权受到侵犯,向勐腊海关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申请。
但是,在维权过程中,999公司发现老挝新建的电池厂家早已“捷足先登”,在当地对“999”商标进行了注册并申请过知识产权备案,倒是进入老挝市场多年的云南999公司从未在老挝进行商标注册。这意味着,“999”牌电池的商标权在老挝境内已不属于云南999公司,相反在老挝境内,云南999公司还得背上侵犯了“999”牌电池商标的罪名。
李志忠承认,由于考虑欠周全,999公司确实没有在老挝注册商标并申请知识产权备案。此前999公司在越南、缅甸等国都注册了商标,惟独在老挝没有,主要是认为老挝经济发展滞后,技术水平有限,没有能力生产电池,没有注册的必要,而现在恰恰是对老挝的出口出了问题。
采访中,李志忠语气激愤地说,出现目前的局面,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就是“汉奸太多,中国人整中国人”。他向记者介绍,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老挝新建的电池厂是由一家中国私人企业与老挝商人合伙开办的,这家中国企业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生产一种并不知名的电池。他们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抢先在老挝把“999”电池的商标注册,然后再合作建立电池厂,到目前为止,老挝电池厂的原料仍然全部从中国进口。
目前,999公司已聘请律师,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不过,李志忠对维权也不报太大希望,他说,如果没有两国政府间的协商对话,此事难以得到圆满解决。而记者采访到的有关专家也认为999公司维权之路“非常艰难”。
云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新民说,在得知此事后,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立即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地方工商局、海关以及企业取得了联系,约请相关部门分头从中、老两国的法律法规、商标注册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希望摸清事件缘由及背景,以便制订解决方案。但是,从掌握情况分析,999公司维权的主要途径均被封死。
有专家认为,和以往中国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和商标权纠纷不同的是,之前我方企业碰上的对手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企业,而999公司的遭遇则发出一个信号: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成为我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的重点地区。与此相印证是,老挝所在的东南亚地区由于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梯度差,向来是中国企业和云南企业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如果应对措施不当,丧失市场不会是危言耸听。
作者::邹峥 陈明昆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