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中国家电:战略务本(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09:46 商务部网站

  早在1995年,三星的李健熙就提出:三星的竞争对手是中国家电企业。如果三星也定位于生产品质好又低廉的家电产品,那么三星做不过中国企业,因此三星必须走高端路线。他的判断是基于国际分工的考虑。于是,三星开始二次创业,重新定位。十年后的今天,其年营业额大约为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4,公司的市值约占韩国上市公司总值的60%。在核心技术上,它和索尼签定合作协议,共享除核心技术外的所有技术专利权。三星成了巨人。

  十年前被三星称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中国家电企业,却陷入相对过剩的危机??产品同质化导致库存大量出现,即便那些产品依然可以被称作“物美价廉”。在混乱中,“看不见”的手开始主导着中国家电业的整合。

  三年前,在谈及中国家电的战略突围,我曾用“命好”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家电企业。国际分工和制造中心的转移的必然趋势,似乎预示着在中国的家电企业中将诞生国际性大品牌。

  于是,不论是进行跨国收购的TCL,还是忙于“本土部队”收编的美的,都被寄予厚望。而近几天,媒体传出海尔将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的消息,更是让许多人信感兴奋。

  另一方面,刻下的数据表明:“亏损”成了家电行业并购行为的脚注??格林柯尔的亏损、美的的新“包袱”以及TTE未竟事功……许多人把目光聚焦在“它们赢不赢利”的问题上。

  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中国家电行业的脉络,但重点不在财务数据上的赢利情况,关键在于如今的生存者中,到底谁将成为王者?

  归零:思考基本面

  重新思考中国家电企业的战略,我倾向于用三个纬度:

  首先,看企业的努力方向是否和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相契合。

  家电属于日常消费品,家电产品的消费特征决定了这是一个规模性的行业。最后的市场格局必然是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集中到“寡头”手里,而如今的市场是无国界的。和国际大型家电制造商相较,中国家电企业还必须为规模而努力。因此,不论是家电品牌相互间的购并、还是家电行业与其他行业或者资本市场的结合,只要是为规模而努力的企业,我觉得它至少有第一个存活的理由。

  此时,回看海尔、TCL、美的等家电企业这几年的举动,我们可以先大致判断其方向是否正确。若是方向对了,那么再看它的手段在现下的环境中是否可行;方向错了,一切就不足为论。

  其次,看它们在如何设计产业链。一家企业从追随者成长为领导者,关键之所在是它设计产业链的能力。它必须关心产业链的分布,要知道它的供应商在哪、它的渠道在哪、它的消费者在哪以及它的员工在哪。

  设计产业链,并不意味着从原材料到终端渠道,全部要由一家企业自己“全部包办”,自我投资、自我建设。“一应俱全”还是在做产品,是产品中心式的思维。由于中国家电企业冒出之际,国内缺乏相匹配的供应商与渠道商,大多数家电企业的做法是:自建供应和培养渠道。这直接保证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家电行业的爆炸式增长。问题是3C融合的冲击紧接而至,以彩电为例,数字化、轻薄化和智能化已然成趋势。而构成新产品的各类零部件,成了中国彩电制造商的瓶颈。此战略之误在于忽略对供应商的管理。

  中国人的思维是比较急功近利的,不是一种战略性思维模式。所谓战略的思维模式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和企业自己要做什么,这要很清晰。我们中国人是忙着看结果的,而培养供应商的结果是很难立时就能看到的,但培养渠道,销量的上升经常能立竿见影。这反映到家电行业,我们会看到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把绝大多数经理放在渠道建设上。

  竞争上升到更高层次,不仅是终端的游戏,更关键是全球范围内整合供应商的能力。这方面,最近在两个行业里,我们已经暂时落败。一是钢铁;二是手机。因此,家电企业要明确其终端客户是上端的供应商,这是源头活水。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