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庆:控制原料价格 解决企业资金紧缺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控制原料价格 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紧缺问题

    资金紧缺一直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近段时间以来,煤电油等能源和有色金属、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近期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贷款难度增加等因素使部分企业资金紧缺问题更为突出。为了及时反映目前企业资金紧缺状况,形成原因及其影响;探求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情况的对策,重庆市企业调
查队于近日对全市41户资金紧缺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企业资金紧缺问题突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多管齐下”予以解决。

    一、企业的资金紧缺问题比较突出

    此次调查的41户企业中,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各占一半。从行业来看,工业企业占五成多,建筑、交通、批发零售和房地产业企业各占一成左右。调查显示,目前重庆市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率低,流动资金和技改项目资金紧缺问题突出。

    (一)资金需求缺口大。调查显示,2005年4月底,39户企业(2户企业未填写)资金需求缺口就达到32.62亿元,比四个月前扩大了5.26亿元,户均缺口为0.84亿元。目前,要满足企业正常发展还需要流动资金25.41亿元,接近企业目前流动资金总额的10%;购买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等需要投资资金30.89亿元,占企业固定资产的比重超过10%。可见企业资金需求大,而满足程度不高。

    (二)资金紧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动资金紧缺。调查显示,被调查的41户企业中九成企业存在较严重的流动资金紧缺问题。二是技改和设备更新资金紧缺。这一问题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比较普遍,这些企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除了国家立项进行技改外,很少系统的更新设备和进行技改。调查显示,在23户需要追加设备等投资的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就有13户,包括重庆市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由于资金紧缺使得一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难以实施,有部分企业即使技改项目得以实施,但由于配套流动资金缺乏,生产设备不能全面投产,形成“大马拉小车”的局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企业自有资金充足率低。从企业流动资金构成情况来看,“预收或应付货款”是企业流动资金最主要来源,在流动资金各构成方式中占了30.5%(见下表),远远高于其他方式。其次是“银行贷款”,占28.9%,成为企业流动资金的第二大来源。企业“自有资金”在其流动资金来源构成中仅占12.5%。股东及个人投资、民间借贷、资本市场融资、政府追加投资和其他等几种方式合计占近三成。可见,重庆市企业流动资金对银行贷款和拖欠货款的依赖度过高,自有资金充足率太低。自有资金不足是重庆市企业资金紧缺的一个重要表现,并极易导致“资金紧缺-自有资金不足-资金紧缺”的恶性循环。企业流动资金主要构成(单位:%)

    流动资金主要构成   自有资金   股东及个人投资   政府追加投资   母公司投资   银行贷款   民间借贷   资本市场融资   预收或应付货款
    比重                   12.5              8.3           0.02            2       28.9        0.5           0.03             30.5

    二、资金紧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的影响

    资金紧缺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因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宏观调控带来的资金紧缺问题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

    (一)七成企业认为资金紧缺严重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调查显示,在41户企业中认为资金紧缺对其生产经营影响“非常严重”的有19户,占46.3%;认为影响“严重”的有10户,占24.4%,二者合计达到70.7%。此外,有7户企业认为影响程度一般,5户企业未予以回答。

    (二)资金紧缺使企业坐失商机,面临生存挑战。企业反映由于缺乏流动资金,有项目不敢接,不得不坐失商机,错过发展机遇;即使接了项目,往往延期,违背合同,降低企业信誉。同时,资金紧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留不住中高层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经济环境严重恶化。由此企业资金更为紧缺,发展更加困难,这样的恶性循环使企业生存受到挑战。

    (三)技改资金缺乏制约企业发展,影响未来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无力改造,必将被对手赶超、淘汰。但由于技改项目周期长(一般在三年以上),耗费资金量大,银行贷款手续复杂,且往往惜贷,企业自身又无法筹集大量资金,所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目前,部分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还能凭着老化的设备、几十年构建的客户关系和尚未饱和的市场维持生存,但是五年、十年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些企业守着老化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将不得不面临淘汰的厄运。

    (四)资金紧缺导致“三角债”问题突出。从被调查的41户企业应收帐款占其1-4月营业收入的比例来看,竟高达45.1%。建筑业尤为突出,其应收帐款占1-4月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96.8%。企业靠占用“其它企业的货款”来缓解自身流动资金困难的现象普遍,与此相对应的是,有近四成企业因“应收帐款过多”而出现流动资金紧缺。由于资金紧缺,企业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突出,致使企业间“三角债”问题越来越严重,部分企业被卷入较多的商业纠纷和官司,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造成企业资金紧缺的主要原因

    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的因素较多,除煤电油等能源和有色金属、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近期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贷款难度增加等因素外。还有企业间货款拖欠、技改为主的新增项目和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与持续亏损等等。

    (一)银行贷款难。对全市41户资金紧缺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调查显示,65.9%(多选,下同)的企业认为导致企业目前流动资金紧缺的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担保,在27户认为银行贷款难的企业中有66.7%未获得贷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担保”;其次是由于“有逾期贷款未还或欠息情况”,占三成;再次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而无法获得贷款,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房地产、建筑和电解铝等国家调控行业。

    (二)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电力、燃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和铁矿石、钢材、棉花等重要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使企业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为了抑制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减少损失,部分企业不得不增加库存,从而资金占用较多,流动资金紧缺状况更为突出。

    (三)企业间拖欠货款(工程款)。在被调查的41户企业中,有16户企业因“应收帐款过多”而出现流动资金紧缺。建筑业工程款拖欠问题最为突出。据建筑业企业反映,建设单位普遍通过增加承建单位施工过程中垫资时间和额度,推迟或延期工程完工后的结算时间,拖延工程尾款等方式有意拖欠工程款;部分政府建设的项目也存在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商贸企业和部分工业企业应收帐款拖欠问题也很严重。超市、商场的货款拖欠时间一般长达1-2个月。

    (四)历史遗留问题和持续亏损。一是历史遗留债务问题。如,“三线”企业搬迁时部分企业银行贷款过多,又无力偿还,加之十多年债务积累,如今已经本息翻倍;部分国有企业为清缴历史拖欠的一些费用,如电费、养老保险金等。这些历史负债使企业每年支付大量的本息,长期缺乏有效的积累资金,所以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调查中,一是“三线”企业反映,该企业在“三线”搬迁时(1984年)贷款2.6亿,后来部分获得债转股,予以解决,但是遗留下来未转的近1个亿债务,每年要支付大量利息,加之无法再贷款,企业十分困难,影响到了部队急需新装备的按期交货。二是持续亏损,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生存受到挑战。国有企业近几年来经营效果不好,出现持续亏损,企业原有流动资金消耗殆尽。虽然部分企业反映产品有市场,客户有着落,但是资金萎缩,企业发展速度放缓,新的亏损仍然持续,这种恶性循环把部分国企推到了破产边沿。三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形成的历史呆坏账多。一方面导致部分企业改制后净资产大量减少,造成流动资金相当紧缺;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国有企业改制停滞,过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使资金不足现象更突出。

    (五)新增项目。调查显示,41户企业中有24户企业因为“新增技改等项目”而导致流动资金紧缺,占58.5%。如,一汽车生产企业反映,今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各生产厂家对主要的零部件总成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竞争由此进入上游供应链的争夺,企业不得不抽出资金加大储备巩固上游供应链,由此组织生产的资金困难更加突出。此外,技改资金投入过大也引起企业资金紧缺。部分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总投资量较大,而投资回收期长,短期内无法回收投入资金;同时,又无法获得项目贷款,所以只能自行筹资,这样一方面增大了筹资成本和难度,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资金紧张。

    (六)宏观政策调控。一方面作为宏观政策调控对象的一些行业及相关产业,由于政策调控因素投资与消费环节受到影响,出现资金困难。如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放慢,资金周转速度减缓,使得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活。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政策的影响,各商业银行放贷条件提高(审查更加严格),一些调控行业企业出现贷款难。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流动资金周转有一定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

    四、缓解资金紧缺的对策与建议

    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从内部管理入手,按照“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加强成本管理,节约成本费用,以及采取土地置换等措施,不断挖潜,以缓解资金紧缺问题。但是,大部分企业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难于自救,不得不寄希望于获得融资和政策支持。

    (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构建“一主体,两支柱和一补充”企业融资格局。资金“嫌贫爱富”的本性使资金紧缺的企业更加紧缺,充裕的企业更显充裕。因此,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克服资金“嫌贫爱富”之本性,是缓解企业资金紧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构建和完善银行贷款这个主体,创新并增加金融服务产品,如增加仓单抵押贷款、合同抵押贷款等,以实现银企双赢。开展项目贷款,灵活抵押贷款方式,可以按项目进度给予贷款,项目投产完成后完善抵押贷款手续等。同时,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提高其办事效率。二是发展资本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使其成为企业融资的两大支柱。一方面鼓励、辅导有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增加证券市场融资。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时效性差。据调查,在银行办理一笔贷款,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考查、上报、批复,一般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相比之下,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开拓新型融资方式,建立融资租赁市场,使其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政府应当鼓励建立融资租赁公司,购买和经营大型设备租赁业务,以帮助因资金短缺无法更新设备的企业及时获得先进设备,保证企业良好发展,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

    (二)把握“三个重点”,有效平抑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价涨带来的影响,注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电力、燃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和铁矿石、钢材、棉花等重要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给企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也是导致目前企业资金紧缺重要原因。政府应当加强原材料价格指导、监督和调控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有色金属材料价格的政府协调和市场调节,实行产、供单位直接沟通,减少中间环节。同时,要重点研究各能源、原材料的供应与需求结构;重点运用供需之经济杠杆调节和控制能源与重要原料价格;重点防止因能源、原料价格上涨、利润下滑导致的产品质量下滑,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问题出现。此外,建议政府在对电解铝等特定行业调控中尽可能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有市场,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效益(福利)大于经济效益的企业或项目能区别对待,保障它们的正常发展。

    (三)切实解决企业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等问题。国企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经历时间长,耗费了企业大量资金,一直是压在国企身上的沉重包袱。资金紧缺使国企举步维艰,可能导致较多的安全和社会问题。如,有的企业反映资金紧缺严重影响军品生产;有的企业濒临破产,社会问题突出等。所以,国有企业资金紧缺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决。企业希望政府能帮助剥离因企业搬迁等历史因素形成的大额贷款,为企业解决沉重的债务包袱;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政策;为国有老企业在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提供新的贷款,给企业“输血”,使企业“起死回生”。同时,尽可能减轻国企的社会压力。

    (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有效解决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尤其是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款严重拖欠问题。政府应着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避免行业内恶性竞争和暗箱操作。对建筑业的工程款拖欠问题重拳出击。如制定新的规定,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尤其是对资金拖欠问题严重的政府工程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在开工前一步到位(或高比率)支付工程款。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建筑业资金紧缺问题,切实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又有利于控制房地产的投资速度。对于其他行业企业的资金拖欠问题及“三角债”问题,也可依此解决。同时,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建立诚信经营的市场机制;防止贷款拖欠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重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