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榕万亩苦笋白白烂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1:14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帅斌彬/实习生/王勋

  本报讯在福州不少超市,一袋袋真空包装的苦笋全是来自闽北的加工厂,200克的标价为三四元。同样是苦笋,福州本地的罗源、闽侯、晋安等县区,只因为福州几乎没有加工厂,缺少批发销路,上万亩苦笋只能大片大片地烂在山上。

  [现象]

  万亩苦笋烂在地里

  苦笋是一种野生的小径竹,大多生长在深山僻壤,在罗源、闽侯坂头、晋安区日溪镇等山区,有一万亩左右。罗源县飞竹镇蛤蟆石村兰村长告诉记者,全村92户人家400多人,大多靠挖苦笋卖苦笋过日子,以前福州有个绿丰加工厂,能够收购少量的苦笋,自从去年倒闭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收购苦笋了。由于苦笋太密,除小部分长成竹子外,大部分只能烂在地里。

  福州市民族宗教局民族处处长李林洲,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合理利用,长期从事苦笋研究。昨日,他告诉记者,闽北的建瓯、顺昌、光泽等地,是我省笋类的主要出产地,一个乡镇往往都有几十家各类笋厂,相比之下,罗源、闽侯、晋安等地的苦笋实在太可惜了,“别处都当作宝,在这里当作草”。

  李林洲说,种植苦笋需做垦复的工作,即把毛竹、杂木等砍掉,保持合理间距。在浙江等地,垦复好的笋林,每亩年产量甚至可达1000公斤,而在闽东等地,由于长期无人开发,垦复好的一亩苦笋年产量也只有500公斤。

  [出路]

  自筹资金做深加工

  记者从福州部分超市了解到,苦笋制品的销路不错,特别受宾馆酒楼的青睐,500克的苦笋市场价在8元左右。一边是市场旺销,一边却是无人采收,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李林洲告诉记者,在笋加工方面,罗源、闽侯等地缺乏企业,在质量控制、市场销售方面又很落后。他们曾尝试销售给闽北地区的笋类加工厂,但由于苦笋保质期较短,路途较远,运费太高,苦笋运到后常常发酸,不能再加工。

  那么当地为何不自办加工厂对苦笋进行深加工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加工企业在旺季收购时,往往需几百万元,资金占有量太大,目前还缺乏有这种实力的企业。

  福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张顺恒说,在全省百万亩竹类中,苦笋的量较少,而且罗源、闽侯等地不像闽北地区,对山的依赖性不大,不太重视山的开发,但有市场就会有人去做,如果有明确的思路,有可能列为扶持项目。

  “林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需要尽快市场化,就要进行规模生产,才能把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作物。”福建农林大学竹类研究专家郑清芳教授提出,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村民也可自集资金进行产品深加工,做成笋干、酱菜等等,再推向市场。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