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前沿观察:中国经济将步入通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12:0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邓聿文

  近来,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的人注意到,一些学者开始唱起了经济紧缩的论调。打头阵的是去年抛出“房地产泡沫论”的谢国忠。这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说,在房地产热降温后,中国经济在明年可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警惕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至5月的经济数据。统计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长保持在1.8%这个并不高的水平上,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走高,5月份达到5.9%。这种“剪刀差”表明,企业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基本上都被它们自行消化了,价格链条中上游价格变动难以传导到下游消费者。也就是说,上下游的价格出现背离,生产过剩的隐忧已经存在,今后将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我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开始降温,步入紧缩,还得先从去年的通胀说起。经济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去年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等供应不足所诱发的“结构型”通胀,以及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重工业所占比重已接近2/3,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变化,对石油、电力和钢铁等产业形成巨大需求,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则显得相对不足,由此推动价格上涨。

  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其价格也面临一个上升的压力。尤其是水、电、交通、燃气等重大公用事业价格面临越来越大的调价压力,这必然会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若再加上美元贬值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去年价格上涨带来的翘尾因素;以及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过大,其对下游产品的传导或多或少将使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或降幅缩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价格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上涨,从而诱发通货膨胀。

  当然,从长期看,也有影响物价走低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统计表明,2002年至2005年一季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际增速分别是11.4%、8.4%、7.9%和7.2%,消费性支出增幅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居民消费基本上采取保守态度,不敢超前消费,消费支出相对收入而言仍然偏淡。

  事实上,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在中国现阶段二元结构和转轨体制的背景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利于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因素。例如,占总人口比例很高的低收入人群,尽管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都较低,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又如,当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在所难免,现期消费相应减少。所以,在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背景下,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仍不可能显著提升,消费品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价格也就难以上涨。

  另外,虽然市场化改革会使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构成物价总体水平上升的成本推力,但它又有抑制总需求、进而紧缩物价的影响。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既不要通胀抬头,也不要出现通缩。从上述分析来看,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由过热向非过热状态转移的苗头可能已经出现,尽管如此,也不会出现2003年以前的那种通缩状态。但这要看当局的应对之策。如果还像过去在宏观调控中表现出的一样,缺乏以利率为主的市场化调控手段,而运用了大量强制性的行政调控措施,那么,我们现在仍然有可能会面对由于CPI和GDP双下降的通缩风险。

  (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