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承接市区产业转移也需具体化--济南区域经济发展思考之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02:30 舜网-济南日报

  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中,市区周边的章丘、济阳、商河、平阴等县(市)都提出一个相同的方向:与济南对接,承接市区的产业转移。济南市区部分产业向周边县区转移是发展的趋势,区县能否做好承接的载体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事。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很多企业迟迟“转移”不下去,与县区的“吸引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思路不明晰。在一些区县,有关负责人“等”企业上门
的思想仍然存在,或者把希望寄托在“关系”上。虽然他们也意识到承接济南市区的产业转移是发展当地工业的捷径,但具体如何承接还是没有明确的思路。南方一位投资商接受采访时说,同江浙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济南人还是相当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创业意识、风险意识,缺乏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济南的部分传统产业几年前就开始向外转移,但大部分区县当时都没有主动承接的意识。现在不仅是市区产业要转移,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的一些传统产业也开始向北方地区和内陆地区转移,作为一个地区,应当明确好自己的定位,做好规划,不要让发展机遇擦肩而过。

  体制和机制统一是区县实现与市区对接的重要一环。市区一家化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工企业肯定要转移到区县,作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能不能就近获得、交通是否便利、劳动力价格等;其次是当地的软环境,如果不能和市区形成一体化,那么未来企业还是会因为环境的不适应而再次转移。

  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缺少,也为不少转移企业所头疼。记者采访的一家外地投资企业中,80%以上的劳动力是从外地招来的。负责人说,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当地整体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水平较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还有的人嫌待遇太低,或者不愿在本地打工,能招到称心如意的工人很难。另外,交通瓶颈对产业转移的阻碍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商河受到的影响更大;工业园区等载体的承接能力有限,很多区县因落实不了土地而眼睁睁看着招来的企业又飞到别处去了。

  市经委副主任闫世春认为,县区与市区对接必须具体化,首先应当是建立在区县现有基础和转移企业产品的对接。我市对将来的工业布局规划是“一带三区”,这充分考虑了东、北、西三个方位区县的现有基础,例如机械加工业应当向章丘聚集,汽车产业链条向长清、平阴靠拢,造纸、纺织向黄河以北发展等,这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建立门类齐全、产业多样工业体系的传统思想已经不适应发展趋势了。此外,这种对接的具体化还表现在技术的对接、人才的对接、配套设施的对接等各方面,把自身的综合水平提高是区县发展当务之急。

  针对不少地区认为产业转移就是企业搬迁到本地的片面想法,闫世春说,产业区域转移的表现形式按层次的高低分,有在区域外投资建立营销网点和加工点、投资跨区域设立研究发展机构、移企业总部三种。区县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探索出更多承接的方式。(本报记者卞思杰)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