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优势转化为投资优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4:46 证券时报 | |||||||||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大家都热衷于寻找具有良好试点方案的股票。不可否认,试点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但上市公司本身的素质才是决定全流通之后,股价能否长期走好的根本性因素。道理很简单,全流通之所以让市场恐慌,无非是可能带来大量的新增流通股压力,能承接这种压力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老股东包括非流通股减持意愿不强烈,二是场外资金入场的意愿很强。而两者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公司的投资价值处于长期提升状态之中。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带来的更多的是短期投机机会,上市
首先看年报。据不完全统计,中小板平均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平均主营业务利润1.3亿元,平均净利润396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24%和1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体现出了一定的成长性。从盈利能力角度看,中小板每股收益平均为0.49元,比A股的0.24元高。净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为11%,比全体A股的9%高出23%,说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两市A股的平均水平。从债务抗风险角度看,中小板资产负债率平均为42%,比全体A股的67%低了37%,说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债务风险明显低于两市A股的平均水平。从成长性角度看,中小板主营收入增长率加权平均为33%,相对于沪深A股加权平均水平32%显得并不突出;净利润增长率加权平均为14%,相对于沪深A股加权平均水平28%就差远了。这说明,中小板的经营规模的确在稳步扩大,但规模扩大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利润的同步增长,表明中小板公司大部分的竞争环境加剧,其程度比主板平均水平更严重,换句话说,中小板的成长性特点在2004年没有明显的优势。当然,上述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因为中小板上市均不足一年,其募集资金所投资项目尚未产生或完全产生效益,因而会对相关数据产生影响。 再看2005年第一季度季报。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85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达到38%,平均净利润也增长了15%;主板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071元,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5%,主营利润增长12%;净利润增长7%。从季报来看,中小板每股收益、经营规模增长水平、净利润增长水平都明显比主板强,反映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中,中小板公司由于经营机制更灵活,自我调整适应的能力更强。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中小板稳步发展的优势开始表露,这可能正是为什么近期中小板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等青睐的主要原因。 通过年报和季报的自身纵向对比和与主板或者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的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小板总体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并且由于中小板本身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在经济调整的环境中比主板整体更加具有风险抵抗性。再从绝对估值水平来看,按年报业绩看,中小板平均市盈率水平22倍,相对于主板的18倍高些,但仍然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整体看好的同时,中小板个股和主板一样,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苗头,所以,在中小板的投资中,选股思路同样与主板选篮筹一样,选择优良的公司进行投资才是上上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