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能源价格“涨”字当头的今天,颇有市场前景的天然气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在内原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的石油企业正在对天然气酝酿涨价。
天然气涨价酝酿中
在前不久举行的“城市天然气的合理应用和供应安全研讨会”上,中石油相关负责人
向媒体透露,中石油近期正酝酿天然气涨价。
有中石油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酝酿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等其他能源产品价格上涨后,天然气已低于同等热值的能源价格,加上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以及国际天然气的价格持续上涨。如若价格上调落实,应属于合理上升。
据了解,目前北京的天然气主要来源——长庆油田的天然气供给管道公司的价格为0.58元/立方米,而管道公司供给北京门站为1.11元/立方米,居民每户的天然气使用价格为2.2元/立方米。
根据热值单位换算,每1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9吨原油的热值,也就是说,长庆油田每1万立方米天然气的出厂价格仅为5800元,远小于市场上9吨原油近两万元的价格。
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汤亚利表示,天然气价值和价格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气田周边和陕京线下游的天然气需求过快膨胀,“引起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他希望政府合理调整天然气定价机制,使天然气价格能够反映其价值。
另据消息表明,国家发改委也于近日的会议上商讨天然气的价格问题,包括天然气的价格机制、监管等。但国家发改委新闻处的工作人员否认了发改委近期将发布天然气近期将有调整的通知。
据市场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国内天然气价格一年调动一次,而今年4月1日,国家发改委就下发了天然气涨价通知,即井口价每方涨0.04元。按照惯例,近期不应再有提价的决定。
其实,在上次天然气提价之后,各地并未相应提高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如江苏省物价局就在出厂基准价调高后,给南京、无锡等5城市发出通知,要求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不变,各地不得借机涨价。而最近的消息表明,南京市准备于下半年开始对本市的天然气价格上调,最高销售价格将达到3.45元/立方米的水平,但居民用天然气不在调价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重庆地区也对压缩天然气的价格进行上调,每立方米增加0.1元。而宝鸡市由于传言天然气上涨,还出现了市民排长队购买的现象。但随着宝鸡市燃气公司出来辟谣,天然气的购买秩序便恢复了平静。
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加大
此次的天然气酝酿上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便是国外天然气价格的不断攀高。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篇题为《亚洲准备面对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文章,近日就在国内引起了不少注意,因为该文章指出,在诸多原因的作用下,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可能在今后5年内至少上涨75%。
文章援引美国檀香山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费雷敦·费沙拉基的话说,目前亚洲的天然气平均价格仅为4.5美元,而美国的天然气期货平均价格已达到了6.64美元,即使扣除了天然气液化的成本和运费后,也远高于亚洲现在的平均价格。
在文中,全球公司中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主,韩国燃气公社液化天然气运输部经理李宰哲表示:“如果他们能够从欧美买家那里赚更多的钱,为什么要抓住亚洲市场不放呢?”文章还列出多个亚洲国家液化天然气进口的数据,以此来表明天然气的需求持续增加。
有专家认为,虽然该文章中的“暴涨”有些危言耸听之意,但其中指出的亚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差距却是真实存在的,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能源市场上,这一点的确需要引起国内业界的注意。
目前,美国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已20多个月持续高位运行,从2003年初的4.2美元每百万BTU(英制热量单位)左右一路上涨,2005年1月更是达到了8美元的高价,几乎上涨了一倍。之后虽然稍有回落,但进入5月以后再次开始上涨,逼进了8美元大关。
按照换算标准,8美元每百万BTU的天然气价格,相当于2.38元人民币每立方米的价格水平。而且,这个价格还仅是企业的出厂价,并不是最终用户的使用价。即使是按照6.64美元的平均价格,也相当于1.98元人民币每立方米的价格。而国内居民使用的天然气价格为2.2元,相比之下,两地天然气存在这巨大的价差。
国际上的天然气贸易现在主要为管道输送和液化运输两种。其中后者,即液化天然气(LNG),因其可以进行远洋运输,而日益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主要形式。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主。日本和韩国长期占据液化天然气最大进口国的前两位。两者进口份额相加占到了全球LPG进口60%以上。
由于LPG的运输中,运输距离对运输成本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亚洲地区和美国、欧洲地区的天然气价格相差不大时,向东亚地区运送天然气更又吸引力,但在两者价格相差超过50%后,事情又是另一回事了。
据了解,油气巨头们正在改变LPG市场一向重东亚轻欧美的情况,加大了对美国和欧洲LPG市场的投入。如石油巨头英荷壳牌就决定在未来的20年内向墨西哥的埃内希亚-科斯塔-苏尔码头出口价值1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而该港口是北美西海岸首个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港口。
专家指应再次重视能源战略
有石油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外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应引起政府和相关产业企业的重视。作为能源进口份额不断增加的“大户”,石油市场的一些失误和遗憾不应再出现在天然气市场上。
目前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包括LNG在内的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只有3%左右,亚洲同类型的平均数字则为8.8%。而预期2030年时,全球能源供应中,天然气将达到25%的比例。
虽然目前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使用范围并不高,但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中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被看好。
据国外研究机构报告,在2011年之前,增长的1/4将来自中国大陆和印度新市场。而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局专家AllisonBall更是直接指出:“到2015年,中国大陆将超过中国台湾省成为继日本、韩国在亚洲地区第三大LNG进口国。”
AllisonBall估计中国届时每年的LNG进口量在1800万吨左右。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5月25日在香港则表示,至2010年,中国的LNG年消费量可能达到30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气市场与石油生产类似,出产国与巨头们的合同一般都会长达20年之久,后来者很难在进入开采市场。而没有开采权,定价权也自然会旁落。缺乏话语权而造成被动接受价格变化的情况,在石油市场上反复上演后,也很可能再次出现在未来的天然气市场上。
不久以前,第五届天然气出口国论坛在特多首都西班牙港市召开,有16个国家与会。会议主旨,就在于成立一个类似欧佩克的国际组织,已求达到控制天然气国际市场供给的目的。(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