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储量到底有多少 煤炭家底不清缘于产权不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0:22 经济参考报 | ||||||||
专家认为中国煤炭资源可以保证开采上百年,然而这仅仅是依据现有利用方式而定。如果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枯竭,煤炭开采技术的提高,那么煤炭大约只能维持50年。然而,一个全国产煤大市的煤炭管理局负责人却说:“我们市煤炭远景储量是1万亿吨,现有开采能力不足1亿吨,可采年限你们自己也能算出来,1万年!”据我所知,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煤炭储量才7702亿吨。
中国的煤炭储量到底是多少,相关的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不一,各个企业、领导也各执一词。而对于另一最为关键的数字,“还剩多少”,大多数文件更是没有提及。专家称,煤炭“资源家底不清,以及由此带来的盲目乐观、无科学开发观的现象正日益困扰我国的煤炭开发,动摇煤炭这一长期战略资源的根本。” 笔者以为,煤炭“家底不清”,源于煤炭的产权不明。正如英国学者哈丁笔下那个“向一切人开放的公有牧场”,既然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也就不知道到底属于谁,于是牧羊人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增加更多的牲畜,无节制的放牧最终毁灭整个牧场,而酿成所谓的“公地悲剧”。 现在的煤炭资源也是如此。正因为“家底不清”,所以一到地方官口中,就立刻变成了“煤炭资源丰富”、“可以采1万年”。在这些口号的掩护下,各个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毫无节制地滥开滥采。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只有“无主”财产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事实也正如此,一个地方的煤炭到底属于谁?法律文本上虽然写着国有,但国家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把它委托给地方。可是,地方长官却只“为官一任”。为了自己任内的政绩最大化,无节制的开采就成了必然。煤炭产权的这种模糊性正是产权虚位的表现,用哲学家霍布斯的话来说,就是产生“契约交易”以前的那种自然状态:“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用这种“狼的世界”和“战争状态”来描绘某些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非法滥采煤炭资源的现象,有着深刻的意义。 对于煤炭这个产权不明的“公有物”,既然它根本上的“人格归属”还没有确定,也就是还没有“家”,哪又谈得上“底”呢,就更谈不上有“多少”了。这就像牧羊人之于“公共牧场”,谁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还有多少。对于当地的官员而言,或许不知道可能比知道更有利。在这样的状况下,谁又有积极性去调查还剩余多少煤?就是调查出来了,那些数据又有多少可信度? 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后代子孙。到今天,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代际公平早已超越伦理学的范畴。对于煤炭资源的产权构成,我们应该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待。 菲律宾最高法院在1993年的一个判例中,法官授予42名儿童诉讼权,使之能以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出租国家森林让开发公司砍伐。最后,法官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判决原告胜诉,从而使大量的森林资源特别是热带雨林得以保全。地球只有一个,它不仅仅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也属于未来时代的人。这个案例就清楚地界定了资源的产权构成。 煤炭的“家底”清不清,在问题的讨论中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煤炭的产权明不明。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来源:经济参考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