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应该对症下药 扩招引发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10:22 经济参考报 | ||||||||
据6月5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日前公布了“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扩招并未引发“就业难”,未来两三年内,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保持目前态势。调查涉及本市16所高校在校生、历届毕业生1万多人,以及数百家用人单位。 报告指出,上海的就业率随GDP走高,2000年至200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由4.7万激增到10.3万,就业率由79%上升到95%。专家指出,这主要得益于上海经济增长拉动。从现
该调查报告的结论是客观的,也是具有价值的。然而,该调查报告好像是为了证伪一个命题,那就是,大学扩招引发了就业难。实际上,大学扩招引发就业难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却很有市场,包括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结论深信不疑。 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随之而来的是2002年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就业难,于是,擅长分析关联因素、实证检验的专家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大学扩招释放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于是企业岗位都不够了,大学生过剩了,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大学扩招是就业难的罪魁祸首。可惜公共政策是不可以在实验室里改变条件再实验一次的,也就是说,假如大学不扩招,就业难会不会有,如果有的话会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不大可知的,即使专家要让人信服也不容易。 首先,大学扩招是怎样的扩招呢?大学扩招按领域分布,本科、专科包括职业大学、电大等是扩招的主要领域,当然,这些扩招领域的专业也是很全面的,从专业结构上来说是均衡的,也就是说,大学扩招的一个主要后果只是把本来应当在1999年释放的劳动力延迟到2002或2003年一起释放,并未扩大就业人数的总量,而只是把就业时间往后延了几年。尽管这确实在一时间内释放了就业增量,但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并未多到这种程度,大学生在整体就业队伍中的比重也并未大到什么程度,这几年的整体就业还是处于一个平滑的增长过程。 其次,大学扩招以后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下降了吗?大学扩招以后,确实存在一个观念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对很多岗位不会去从事,来应当在扩招前失去读大学机会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读大学,会去从事很多类型的工作,但读大学以后可能会不一样。于是,有结论就认为,大学扩招使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就业,产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这实际上也是片面的,某一时期市场上总的就业岗位数量是一定的,就业的市场危机会促使大学生去从事各类岗位,也就是说,市场自身会解决结构性问题,博士抢了硕士的饭碗,硕士就会抢去本科生的饭碗,如此类推。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教育使这些年轻人能力更全面,他们对就业适应性大为提高,这是有助于市场化解就业结构性问题的。 再次,我国的人才需求过剩了吗?现在的一个感觉是,当前人们对大学生的评判是,大学生的数量太多了,质量不如以前了。既然数量过多,那么大学生就会贬值,既然质量不高,那么市场价值就不高。然而,大学生数量过多也是需要检讨的,我们的人才恰恰不是太多,而是不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百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公民的知识素养不是太高了,而是远远不够。大学生的质量不高倒确实影响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教育质量不能认为仅仅是扩招“大跃进”造成的,教育部门没有机制来权衡当前教育资源如何产出最优质量的一定数量人力资本,是存在责任的。 最后,应如何看待大学生扩招与就业关系?上海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经济越发展、就业越充分的现象,这是一个必然的结论。经济发展了,人才集聚了,人才集聚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吸引人才集聚,如此良性循环,对上海来说,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不够。实际上,同样道理,经济落后地区也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留不住、引不来人才。人力资本总量提高需要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着手,大学生适度地扩招和大学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应当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造成就业难实际上有很多原因,包括经济吸纳能力差、观念更新宣传引导不及时、就业信息公开不畅通、城市化等因素加大和就业供给、培训等配套机制未跟上等等,就大学生扩招本身而言,并不会引发就业难,解决就业 难题,显然要对症下药,而不是指责大学扩招。(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