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有外贸企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存在着快速发展壮大的巨大机会,应当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时机,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中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在新时期的崛起。
数十年来,国有外贸企业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重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因应WTO的加入进入了全面调整和转型升级时期,这些为国有外贸企业的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清优势和不足。
一、
优势和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外贸企业培育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即拥有了丰富的开展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的经验;掌握了行业发展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培育了比较广泛的国际化经营业务渠道和营销网络,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熟悉国际经济技术和合作业务的专门人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经营信誉。这些都为国有外贸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由于国有外贸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国有外贸企业也暴露出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集中体现在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健全、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规模有限造成实力不强几个方面。
中国大多数国有外贸企业都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造成企业的决策、监督、执行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权责不清,管理水平低下;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干预企业运作、依靠特定的“人”进行企业管理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当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以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为核心的经营机制的欠缺和不完善却是当前国有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企业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难以留住人才,从而最终损害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能力。
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没有开发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树立自己的独特经营品牌,没有创造出自己的特殊经营管理模式。国有外贸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行业、区域等的划分模式而设立的,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这种条块分割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就大大限制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与跨国公司相比,国有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资金不足等弱点,使得国有外贸企业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国有外贸企业有着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国有外贸企业要紧紧抓住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以实现在新时期的新跨越。
二、振兴之路
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投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怎样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要树立全面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观、竞争观和发展观。
现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中国经济正在和世界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企业发展的行业、市场、地域、国界等方面的界限正在消除,产业链更加紧密。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国有外贸企业必须打破发展思路上的条条框框,树立全球一体化的市场观、竞争观和发展观,立足企业自身情况,着眼全球市场和整个产业价值链,寻求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并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
第二,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推行国有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管理体制实现根本转变。要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和监督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能和权限,使它们既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又密切配合,紧密合作,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改革经营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牢固树立“以人才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按照市场经济的配置法则,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监督和奖惩机制。
第四,实现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
中国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属于单纯的贸易型企业,长期坚守在产业价值链的市场销售一端。在当前国内市场愈加开放和国内外经济一体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国有外贸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模式,开展企业的重组改制,向产业链的上下端延伸,形成集科研、生产、销售、市场开发为一体的集团化发展格局,重新塑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或者与销售批发零售商等国内贸易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强化企业的商业贸易业务,形成广泛的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国内外营销网络,最终发展成为跨国贸易集团。
第五,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全球化经营。
当前,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水平高度不平衡,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差距还在逐渐地被拉大。国有外贸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开发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业务,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同时输出中国的优势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我们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同时输入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资源。通过国际化的经营,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实现自身新的历史性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
第六,大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通过对企业自身特点和企业所处产业价值链的分析,确定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竞争力,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营销渠道和网络、品牌、资源等方面着力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构筑企业在全球化的经营和竞争中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动力。
三、
政策支持
国有外贸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应当独立地、平等地与市场上其他的竞争主体一起参与市场的竞争。但国家作为国有外贸企业的出资人,其对于国有外贸企业的政策和监管措施必然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为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合理科学的监管机制已经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
作为国有企业,当前中国国有外贸企业在经营体制、用人机制、外汇使用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还受到许多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企业发展的潜能和优势,使企业不能平等地与外商企业、跨国公司等进行竞争。为此,国家应当在政策上为企业松绑,给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放宽甚至消除对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方面的有关限制,同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采取适当的鼓励性和优惠性政策,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和壮大。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考核机制还很不健全。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都已经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但管理活动中的政府作风依然十分严重,直接干预企业运作、以管理代考核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使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受到很大干扰。需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监管和企业考核机制。
作者:冯杜永 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商务部 《中国经贸》 2005年 第4期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