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井喷”的中国车市在2004年终于理性回归,持续降温的市场让当初想大干一场的汽车企业的销售计划纷纷落空。有关机构预测,从2003年开始的汽车企业的扩产所引起的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到2005年将达到一个高峰,估计今年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成为2002年至2010年期间产能利用率的最低谷。而这对于占据中国轿车市场90%份额的跨国汽车公司而言,意欲展开强大攻势发力中国的热情恐怕难免会遭遇一盆冷水,他们在进退两难间才如梦初醒。
理性回归之痒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国产汽车销量达227.1万辆,同比增长了4.57%。而在4.57%的增幅中,商用车的增幅达到6.34%,乘用车的增幅较小,仅为3.6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将今年全年汽车产销的增幅仅仅预期为5%左右。据她预计,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今年全年国产汽车实现5%的增长应该没有问题。对于一些预测称将达到12%至15%的说法,朱一平认为,中国汽车工业能一直保持5%的增幅已经相当不错了。
与2003年轿车销售额55%的增幅和2002年高达61%的增幅形成鲜明对比,2004年这样的火爆场面戛然而止。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巨头都挤进中国市场,试图轻而易举地分享利润时,中国市场却开始暴露其残酷的一面。以削减厂家利润为前提的价格战开始无休止地上演,众多汽车制造厂在尽全力累积起巨大产能后,却突然发现中国市场并没有如他们想像的那样拥有强大的消化能力。
因此2004年是令几乎所有中外汽车厂家沮丧的一年。据商务部统计,去年全国汽车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19.85亿元,比2003年减少45.52亿元,下降了近六个百分点,行业利润率也从2003年的8.6%下降至6.6%。
延续了2004年的市场态势,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理性的回归线上徘徊,与冷清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仓库的爆满已成为业界不愿正视的一大痛疾。45万辆、50万辆、60万辆甚至是100万辆等等猜测中国汽车库存的版本不停地在坊间流传,而一直以来都很灵验的降价风,除了进一步巩固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信心之外,对销售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汽车产能已经总体富余30%,而著名的国际会计公司毕马威在其《中国汽车与零部件市场调查》中也指出,中国汽车业正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今明两年产能过剩总量可能达到200万辆。在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在中国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上中找到平衡点,将是汽车跨国巨头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产能扩张之痛
应该说,是持续了三年的中国轿车市场的乐观表现使得2004年初业界对中国轿车市场仍抱有普遍乐观的估计,从而加剧了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野心的膨胀。根据当时国家统计局的预测,2004年全年轿车产量可达282万辆,增速4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预计2004年的轿车市场容量在250万辆至262万辆之间,增速达25%至31%。于是,大众、通用相继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福特、丰田、本田、日产等跨国巨头也着手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产能布局,他们与中国的合资伙伴们在2004年初踌躇满志:上海通用企业内部制订的产量是28万辆,一汽大众展开了年产33万辆的宏图,广州本田的目标是21.15万辆,北京现代、浙江吉利、上汽奇瑞和天津一汽4家企业则把目标锁定在10万辆以上,再算上其它20多家企业,2004年厂家的轿车排产总量达到284万辆,比2003年增长幅度达42%。
在近乎疯狂增长的产销目标后面,是汽车巨头们加大马力启动的扩产计划:一汽海马第二工厂于去年7月18日竣工,产能扩大到15万辆;年产33万辆的一汽-大众第二工厂于去年12月7日正式投产;广州本田则在去年11月宣布年产12万辆的新厂奠基,同为本田合资企业的东风本田也计划于2006年初之前,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3万辆扩大到12万辆;北京现代30万辆产能的改造工程刚刚完成;奇瑞在三期工程结束后,也将达到3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
同样是在2004年,当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增长仅为3%的时候,大众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有关负责人曾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增速减缓主要归咎于产能的限制,并在北京车展期间表示,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汽车需求,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新建一家整车厂和两家发动机厂。大众汽车人士表示,新汽车工厂将由大众汽车和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投资额将达到2.5亿欧元,第一阶段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万辆,第二阶段将达到30万辆,新工厂位于上海临港。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另外还准备分别在上海和大连建设两家发动机厂,合作对象分别是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投资额也会分别达到2.5亿欧元。到2008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投资将近53亿欧元,并将产能扩大到160万辆。
但是美好的愿望遇到了残酷的现实,产能的扩充以及投资力度的加大非但没能力挽颓势,反而使大众汽车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今年一季度,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19.3%,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盈利状况更是恶化到亏损1700万欧元。面对不利局面,大众中国开始采取多种措施自救,但这其中再没有提到“产能限制”和“增加投资”之类的字眼,取而代之的则是贯穿于南北大众的“全力以赴”削减成本计划。近日有消息称,南北两个大众今年将共同削减成本41亿元,其中一汽-大众30亿元,而上海大众称已经完成了其11亿元目标的60%。
寻求新的平衡
对于减产的事实,汽车厂家一般都不愿公开承认。通用汽车公司就表示,其业务主管去年6月许诺的30亿美元投资计划不变。然而,为了应对从去年开始的出人意料的销量滑坡,汽车生产厂商实际上已经悄悄开始了减产行动。
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克洛德·萨蒂奈在发布公司年度经营报告时说,雪铁龙公司2004年与中国合作生产了78000辆汽车,而2003年的产量为104000辆,减产的原因是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前两年的“井喷”后需求急剧下降。此外,目前中国有过多的新厂商参与竞争,引发激烈的价格战。为保证品牌价值,雪铁龙公司主动限制了其生产。
控制产能同样在华晨宝马成为了现实。在年初时,以最高10万元的降价幅度(国产宝马)曾在豪华车市场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的价格清洗活动之后,宝马集团总裁庞克博士日前表示:“我不再预期宝马价格会继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控制产能”策略。对于宝马来讲,控制产能不仅可以用来吸引用户资源,而且有益于防止成本过快增长。但控制产能的行为可能与辽宁省费尽气力争取宝马项目的初衷存在距离。据悉,辽宁省省长不久前提出,希望宝马达成10万辆产能,但宝马不想太冒进,毕竟国家政策前景不明,而豪华车市场的走势在不久奔驰上市后也可能会更加混沌不清。
庞克说:“现在我们只能一步步地提高产能。看一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宝马厂你就会明白,1993年开始时那个厂的设计产能是小于5万辆的,而去年实际产能才达到15万辆,我们用了11年的时间让产能提高了3倍。”庞克透露,历任辽宁省省长都向他本人提出过增加产能的要求,宝马的回答是:“人要先学会走,然后才能跑。”庞克说,提高产能的事急不得,“超过3万辆是早晚的事。”
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在2004年车市低迷、库存积压的大背景下,减产并不一定是坏事。多数汽车生产企业难以完成2004年初销售目标已成事实,如果各个企业都按照年初的构想,不根据实际市场情况来调整产能的话,库存压力将成为企业致命的拖累。另一方面,作为一线的经销商,他们对厂商减产的态度也多持赞同的看法。多数经销商希望厂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能,以降低他们目前正面临的库存压力。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残酷的竞争态势下,成本控制好的企业可以通过价格竞争来占领市场,而利润低的企业不得不以牺牲市场为前提,以减产来自救。这样,对于整个汽车工业而言,更优化的产业结构将在优胜劣汰中渐渐显现。
北方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李曼丽表示,减产应当是厂家目前能够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只有这么做才能真正“救市”。对于减产,李曼丽由衷地说:“如果厂家真这么做(减产)就对了。”她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厂家应该清醒一点,不要盲目追求高产。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认为,在经过了去年的磨练之后,汽车制造商今年都吸取了经验教训,在提升营销能力的同时,产量紧跟市场变化,库存基本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不再重蹈去年的覆辙。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产汽车的产销差达5.47万辆,而目前已缩小至4.35万辆,其中乘用车的产销差不足两万辆。
前景乐观依旧
虽然市场增速明显下滑,企业库存增加,单车售价大幅下跌,合资企业普遍没有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赢利水平也大幅下降。然而,跨国公司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期待,却丝毫没有降低。
“我们对中国市场的评价依然是正面的、乐观的,与前两年没有什么改变”。即将离任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雷斯能博士说,如果中国GDP的增长一直保持在7%到8%,那么汽车市场的增速就能在10%到15%左右,与欧、美、日等传统汽车市场零增长或负增长的现状相比,中国依旧是世界汽车市场的亮点。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新的竞争对手、竞争产品的出现,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大众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持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据了解,大众汽车曾预计,2008年中国的轿车需求将达到850万辆。
“我们不会改变在中国3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也不会放慢扩充产能、引入新产品以提升销售目标的节奏”。通用汽车亚太区总裁卓亦凯表示,他不同意中国汽车市场的“好日子已经过去”的说法,“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令人兴奋、最具活力的市场,这种态势至少会保持到2010年”。他同时指出,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不同细分市场会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某些细分市场增速会放缓,某些则会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为此,上海通用正在采取多品牌、差异化竞争战略,谋求取得更大的发展。
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克洛德·萨蒂奈也在今年年初时表示,尽管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表现不如前两年,而且从短期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但他相信,从长期看,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10年左右时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他认为,经过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市场将完成重组,增长将稳定而有力。雪铁龙公司中国事务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2004年在中国市场上倍感压力的都是很早就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中国新的汽车产业法规将促进中国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因此他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抱有信心。
作者::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