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中国乳业集体陷入困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 07:46 中财网 | |||||||||
竞争使整个行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中国乳业集体陷入困境 继蒙牛对外公布管理层及投资者共抛售3.16亿股票后,业界所质疑的是乳品行业将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局中。 尽管前日蒙牛公开表示套现是为了改善管理层的生活,但是业
毛利润下降考验企业实力 事实上,蒙牛管理层大量套现,使外界一致认为其管理层并不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光明也因“回炉奶”事件全国销售量份额急剧下滑,而三元尽管年初就对外宣布了提价的消息,但并没保持股价的上升,市场份额下滑近30%;伊利换帅风波刚过,市场正在恢复中。 乳品巨头的变化使业界对整个行业充满了担心。据了解,尽管蒙牛2004年的净利润为3.19亿元,但是经营成本明显上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刚刚上市一周年,蒙牛管理层开始大量抛售股票,加上三大金融机构投资者共抛售3.16亿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的23.06%.然而对于大量抛售的原因,蒙牛的解释是其管理团队白手起家,多年只领工资,套现是为了改善生活,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蒙牛的解释很牵强,即使是改善生活也不会一下子抛售那么多,显然是不看好乳业发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在央视招标现场蒙牛举牌显出更多的犹豫,其副总裁孙先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营销成本增加,今年蒙牛的实际投放额在1.7亿元左右,广告投放比例相应减少。他表示,很多乳品企业会将一部分广告费用直接用到终端环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乳品行业毛利率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2004年上半年年报显示,蒙牛旗下三大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及乳制品)的营业额分别上升97%、84%及升5.66倍,但整体价格下跌1.6%,导致毛利率下降1.3个百分点;而伊利公布的半年报中,液态奶的毛利率比上期报告下降了3. 34个百分点。 三元自前年9月正式上市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地发布业绩预警提示性公告。同时,三元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最近几年的一些投资失败,如在澳洲建的厂被迫转手也正好在今年集中爆发,从三元股份的年报上可以看出,三元自上市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又有消息称,三元将把北京的乳品厂卖掉,目前正在寻找买家。而光明“回炉奶”事件,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应对激烈的竞争。 在价格混战的3年内迅速跻身乳业前列的新希望(资讯 行情 论坛),到了2003年其整合奶企消息渐少,似乎已进入内部整合和扩张市场阶段。据称,新希望下面11家奶企当年完成产销不超过25亿元,较刘永好预期相去甚远。2004年,新希望无论在行业整合上还是在市场促销上,更加低调。遍查公开信息,新希望已不再宣讲关于推进乳业打造某某“第一”的计划。 外资退出中国市场 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在国内几大乳业巨头血拼的同时,一些外资乳品如荷兰的菲仕兰、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市场。 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北方市场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撤资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乳品市场竞争很激烈,仅在天津市场就有几十个乳制品品牌在售价很低的液体奶领域展开激战,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搞价格战后利润下降非常明显,没有再经营下去的必要了。 有专家认为,造成在华国际乳业巨头撤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价格大战外,还有国际乳业跨国公司产品多走高价位路线,与中国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以及公司在国内缺失奶源优势及对奶源的控制权等原因。 一些外资在单枪匹马地进行一番斗争后,面临着不得不退出的结局。不过也有一些外资直接与国内巨头企业合作,如法国达能几次增持光明股份,大力进军中国乳品市场;而蒙牛背后的外资系虽没有真正参与经营,但投资的背后还是看到乳业增长的前景,不过外资的逐渐撤出是否给中国乳业发展一个明显的暗示不得而知。 乳品格局将发生变化 据了解,除了一些外资黯然退出中国市场外,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也举步维艰。前一段时间广州鲜奶纷纷涨价,广州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表示,原材料上涨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涨价是企业惟一的出路。而广州燕塘一负责人表示,不仅是原材料上涨,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竞争使终端价格也在下降,如果不涨价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除了广东的一些中小企业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沈阳辉山和广东粤东的一些地方企业也因为竞争的原因,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缩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竞争将使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出局。 对于乳品行业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乳品行业增长速度过快所带来的问题势必暴露无遗,尽管整个行业的销售量在呈增长趋势,但是总的价值并没有增长,毛利率下降,费用上升,价格战激烈,一些中小企业生存艰难,企业实力将成为直接决定企业在残酷的较量中生存的标准,中国乳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