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发号风波折射地产失衡之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 11:34 证券时报 | |||||||||
本周,北京的经济适用房放号销售风波,似乎成为业界最为生动的谈资——有连续几个昼夜形成数百米购房长队的,有搭起帐篷“安营扎寨”随时准备领号的,还有在混乱拥挤的秩序中拐了脚受了伤的,更为可笑的是,发放单位还和购房大军玩起了“捉迷藏”游戏,持续数天换了几次放号点、最终在凌晨4点放号完毕。 这次放号销售的众生相就像一个放大镜,不仅折射出老百姓对
经济适用房也失衡 本周末,针对近日多次出现数千人几天几夜排队等候经济适用房放号现象,北京市建委副主任苗乐如告诉记者:“这种放号方式确实不是最佳的形式,北京市建委正在着手研究经济适用房放号方式,届时将规范排队等号、网上放号和手机放号等方式。” 不过,在业内看来,发号方式的改进只是治标不治本,经济适用房的深层次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经济适用房对于整个地产来说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业内人士打比方说,由于其多数建在郊区、性价比也不算高、政府投入不小、开发商却觉得利润不大,如此一来,这个经济适用房在国内一直进展缓慢。 事实上,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早在7年前,国家就推出经济适用房、并定位为发展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可惜,直到今天,这些经济适用房无论是在发挥社会保障作用还是住房供应作用方面都远远跟不上。 据了解,截至目前,各地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少的可怜,如深圳今年的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比较,只占1%,而香港达到40%,新加坡的比重则达到80%,国内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严重不足。 但是,就是因为供应严重不足、再加上近两年我国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大幅飚升,经济适用房依然抢手。因而像北京通北苑这样的“热闹”放号场面在其他城市也没少见。 加大供应 可喜的是,经济适用房仍然是国家继续推进和调控的重点。“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严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控制套型面积和销售对象,切实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建设单位利润要控制在3%以内。”这是日前七部委《意见》重申的要点。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经济适用房步伐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房改处处长刘新云表示,深圳市每年保证一定经济适用房的房源供应,今年推出益田村和桃源村2期近千套房源之后,明年还会继续推出。 在山西太原,有关部门明确在3年内建设1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销售明码标价,并建立地产信息和预警系统。 在沈阳,近期总面积60万平方米、有望解决1.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计划也将全面启动。 另外,郑州等各地的《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也在相继酝酿出台。 看来,经济适用房这片中国地产业小小的侧影,正在一次次的诟病中改善并成长。 还是那句老话——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的老百姓们在苦苦等待整个房地产业的拐点。 经济适用房之十大病症 近几年,就在房地产升级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经济适用房也“走了样”。业内为其号脉,得出十大病症: 其一,补贴方式不合理。有专家认为,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应该“补在人头上,而不是补在砖头上。”政府不应通过减免税费建造低价房,而应把这种补贴转化为货币,直接发放到中低收入者的人头上。 其二,土地出让方式不合理。经济适用房用地无偿划拨不符合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甚至违反《宪法》规定。 其三,购买对象没有限定。就拿这次北京的放号销售现场情景来说,购买对象没有限定,现场有开奔驰买经济适用房的,还有雇民工来排长队的现象,没有将优惠真正补给穷人。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些高收入者作为投资的工具。 其四,购买数量没有限定。北京的天通苑就传有炒楼者一人购买十几套房的事情。 其五,住宅价格、户型有违政策初衷。有些经济适用房最高限价与同等位置的商品房相差无几。 其六,影响社会心理。假若居住者全是中低收入者给人穷人区的感觉,造成居民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小区治安、文化。 其七,有损市场公平竞争。有些商品房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凭借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借“经济适用房”之名谋求高利润。 其八,产权不清晰。土地无偿划拨,又享受税费优惠,本属于商品房,但又非完全产权。 其九,“中低收入”难界定。 第十,经济适用房不“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