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登的一篇题为《日本工业如何战胜低成本竞争》的文章,对日本制造业领先国际进行了分析。
总部在大阪的竹中制造公司只有155名雇员,但是由于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得到了美国管理机构的认可,所以它垄断了核工业使用的15英尺长螺钉的全球市场。
虽然日本公司在近20年已将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生产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但是先进技术的投资仍主要在国内。迹象之一就是制造业工人的数量。根据《经济学家世界统计》提供的数字,2004年日本产业工人占就业总数的31%,韩国的这个比例是28%,英国为25%,美国为23%。
保谷玻璃公司首席执行官铃木先生说,低工资在决定工厂选址方面的作用被夸大了。
日本制造商已经发现了一些迫使他们将生产留在国内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母工厂”概念为代表的生产战略。按照这种框架,先进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在指定的日本工厂进行,然后再逐步转入国内外的子工厂。
日本制造业问题权威吉姆·阿贝格伦说,向中国转移制造业掩盖了许多日本制造商恢复了国内生产和加工活力的事实。
制造业恢复活力的第二个原因可以用“集聚理论”(clustertheory)来解释。日本高附加值的生产不仅依赖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且依赖国内强大的专业分包商为之提供零部件和服务。反过来,提出苛刻要求的日本客户又迫使制造商不断地改进产品。在汽车、民用电子和精密机械行业,日本公司之间这种互相提供建议的联系网可能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集中。
挑剔的客户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质量控制,日本制造商在这方面堪称出类拔萃。如果制造商能够消除缺陷,客户就愿意支付一大笔奖金。比如,电容器的单价非常便宜,但是如果有一个是坏的,就毁了整个设备,而设备的价格可能是500美元甚至1万美元。
日本最大的机械制造商Disco公司总裁说:“我们发现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日本更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的生存。”虽然亚洲其他地方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但Disco公司尚未转移生产基地。
由于很多日本经理不愿裁减国内就业,集聚效应因此得到加强。集聚理论认为决定留下的制造商越多,技术竞争力就越强。
制造业基地留在国内的第三个原因是出于保密考虑。随着低成本国家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很多日本公司认为把先进的生产工艺留在国内,就更有可能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佳能公司在中国生产初级复印机,而在日本国内生产色粉暗盒。许多电子公司生产自己的芯片(内含大部分知识产权),但是却在其他地方生产成品。日本华歌尔公司生产的短裤和文胸是在中国的工厂缝制的,但大部分特制织物和可塑物质则在日本制造。因此,大量日本技术隐藏在表面上在中国生产或持有欧洲和美国商标的产品内。
《市场报》 (2005年06月17日 第二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