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喧闹大排档 湮灭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45 亚太经济时报

  路上车来车往,嗅觉混和着汽油味与锅气十足的菜香;头上的大灯,照着汗流浃背的炒菜师傅,还有开怀喧闹的食客;耳边响起火炉的嘭嘭声,和着锅铲的声,偶尔夹杂几声“开两支啤酒”的叫声。大排档这种独特的城市风貌,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香港真正的街边铁皮大排档越来越少,现在全港只剩下29档,这些曾养活不少家庭的
档口,正以不为人察觉的缓慢速度,消失在香港都市之中。超级拥趸视为至爱“我一到大排档坐下,不用叫已经有杯饮品送上来了,那里的人我差不多个个都认识,就像去朋友家吃饭一样。”香港滑浪风帆好手黄德森与太太李丽珊小两口,可谓大排档的超级拥趸,两人若不外出比赛,早餐都会光顾赤柱的大排档。黄德森的至爱大排档美食非常地道,“好久以前,别人还没兴起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叫冻柠蜜和冻咸柑桔了。大排档的好处,就是你讲得出,他们就做得出,单是蛋牛治,他们就可以整出五个口感层次。”另一位大排档捧场客黄家和,不但热爱大排档美食,更创立了以“大排档”命名的饮食品牌。对于这种地道文化,黄家和有他的情结,“大排档的精髓在于你进去后,要什么都可以给你。以前哪有鸳鸯?这都是大排档自创出来的,这是香港人精神的写照。”双锅炒菜 2小时300碟港岛现在剩下14家大排档,有6家都在中环士丹利街街尾附近,盛记是其中之一。盛记年轻老板林志成说,“我最厉害的时候,试过两个钟头内炒了300个菜。怎样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啰。”他站在只容一人转身的灶头前,点火水炉、开大风扇、准备起双锅炒菜的架势确实有点像登台。梁朝伟也是座上客历史悠久的盛记不乏名人光顾,梁朝伟、陶大宇、银行大班、退休警长都是座上客。盛记的名菜,秋冬是羊腩煲、醉鸡煲,夏天是生滚汤、生炒骨等,下酒菜则有红烧鱼云等。虽然大排档没有空调,还要坐圆凳,但菜价却不比大酒楼逊色,一碟红烧鱼云就要50元港币。“我们用靓料,菜自然香,我们用150元一桶的靓油,而大酒楼都只是用80元那种。”盛记的另一特色是每晚把海鲜“吊起来卖”,志成说,“这样可让客人看清楚,想吃哪条便指哪条。”砵仔鱼肠 四太最爱深水的耀东街,是另一条硕果仅存的大排档街,电影《花样年华》在那里取景。晚上7时,专卖小菜的“强记”座无虚席。强记的招牌菜“砵仔鱼肠”已经卖到街知巷闻,售价只要28元,不时也有名人明星光顾。强记负责人曾有莲说,“最近来得比较频繁的有方中信,四太(赌王何鸿的四姨太)更试过叫司机来买砵仔鱼肠,连砵都一齐买走,回去叫自己师傅做。”强记这个小小的档口,不但养活了曾家一代又一代人,它更是六兄弟姐妹的中心,现时六人同心打理档口,持牌人曾母则作大家的“精神领袖”,曾有莲说,“虽然她仍很健壮,但毕竟已70多岁,一旦没得做下去,将会非常不舍。”独家手艺切猪肉与强记为邻的云吞面档“长发”,是1960年首批进驻耀东街的大排档。林嘉年10岁开始在长发学师,由从前几角钱一碗“大细蓉”,卖到现在统一价15元一碗云吞面。“以前没有冰箱,东西天天新鲜买新鲜卖,就这样几盏火水炉,你见过没呀?!”林师傅边回忆当年,边以熟练的手势极速包云吞:“我们用的是手切猪肉,外面很难找到的,他们多数是用机器搅。”林师傅还说,不少街坊迁出后,都开着名车回来捧场。专门研究香港掌故的浸会大学副教授吴昊指出,很多民间美食已随着大排档消失:“有些食物上到桌上已经不是那回事了,铺租贵,但一碗面卖得多少钱?惟有将货就价,味道自然差些。”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