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香喷喷的西班牙语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 09:45 亚太经济时报

  小语种国家的留学越来越吃香。和英语一样,西班牙语也是世界性的语言,今年1到3月份,留学西班牙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据分析,西班牙留学人数剧增与其就业吃香密切相关。专家已经呼吁:西语人才储备告急!

  在北京,经常有重大的外事活动、体育赛事,如举办世界妇女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每当此时,北大、北外等校的西班牙语学生便全体出动当志愿者,并被主办单位全部
分配给来华的外国官员当翻译。而更多其它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尽管英语、日语成绩甚好,也只是在基层做—般工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近年越办越红火,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团体也越来越多,找到合适的翻译成为艺术节主办方头等大事。近日招募到的40名语言翻译中,只有2人会阿拉伯语,2人会俄语,泰国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竟没找到。在上海,培养小语种人才的只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家,像阿拉伯语,两年开一个班,仅招十多个人;而希腊语要8年才开一个班。按照世博会的预想,2010年至少要吸引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组团来沪参展,小语种翻译的缺口可想而知。小语种专业的师资也属紧缺人才,没有条件的高校是不能像争开计算机专业、金融专业、法律专业那样“分割蛋糕”般开设小语种专业的,这就为小语种学生的“供小于求”提供了客观条件。每年当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发愁时,广西民族学院的泰国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的毕业生却在为选择哪一个单位发愁,摆在面前的大都是一些军区、外事、高校、旅游等令人艳羡的好单位,其中还有—部分是来自京津沪的要害部门的。据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总公司的“小语种随身翻译”一天至少收1000元。如果说小语种专业学生是打工“贵族”的话,那么一些大语种特别是英语专业的翻译相对来说就只能算“民工”了。以某名牌高校为例,俄语系留校需要博士学位,而西班牙语系则本科即可,从对两者的要求差别可以看到另一个现象:西语人才缺乏,高校毕业生一般都走出校园,师资在全国范围内告急。而近日从西班牙传回的消息是,会中文和西班牙文的学生在西班牙同样受欢迎,鉴于近两年众多西班牙企业到中国投资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企业急需精通中西文的中国人才。两年前在西班牙留学的学生大部分都留在了当地。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