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财富时评:海尔收购美泰克的成数有多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08:32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

  郎朗

  海尔欲收购美泰克的消息昨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海尔有关人士表示在提交收购方案前,正联合山东省政府和各大银行进行最后的研究。虽然美泰克董事会已经接受了Ripplewoo
d 控股公司领导的投资者集团提出的21亿美元的报价,但是美泰克的几家大的机构投资者表示对报价不满,表示要投反对票。

  业内分析,这给海尔的收购创造了条件,而海尔并购可能会采取联合银团收购的模式,目的可能是为借壳上市或者是进军美国市场。

  “海尔的国际化到了一个关口,正遭受国外竞争对手的阻击,过去了就是成功人士,过不去就将成为烈士。”海尔集团董事长、CEO张瑞敏4月底在北京参加“中国企业走出去2005国际论坛”时发表了这一观点。海尔正在寻找走出国际化泥潭的方式,而传闻中的“竞购美泰克”也许就是张瑞敏的救赎之道。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张瑞敏选择了“先难后易”之路,即先从发达国家市场进行开拓,后向发展中国家市场拓展。虽然开拓成本高昂,在发达国家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海尔的品牌形象却直接带动了其在中国国内市场以及印度、约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海尔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和牌子最响的国际化企业。

  但眼看着格林柯尔只用十几亿元就拥有了比自己更多的冰箱产能,TCL整体上市就拥有几十亿元的资金,而海尔的资本运作却始终难以与其身份相对称;还有国际化并购早有人捷足先登,先是TCL并购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然后是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虽然其盈利前景尚有很多争议,但这些并购者迅速拉近了与海尔的规模差距。联想预计并购结束时全球营收将达到120亿美元,而海尔自己拼杀了20年公布的数据却饱受质疑。此外,海尔试图在欧美推出附加值高的大冰箱和大洗衣机,但很快就遭到GE、惠尔浦的反击,目前步履蹒跚。

  这些都迫使张瑞敏不能再坐视不理。

  在日韩品牌的冲击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去年首次出现900万美元的亏损,在裁员以及迁厂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准备“全身而退”,海尔的机会就在眼前。

  虽然竞购对手出了21亿美元的“天价”,但张瑞敏仍有意以更有竞争力的方案收购。海尔要进入美国主流白电品牌,有110年历史的美泰克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是必须的;同时由于竞购对手要求美泰克“交易完毕就退市”,这是美泰克董事会并不愿意看到的,而张瑞敏曾提出“希望三年内在美国上市”,美泰克的“壳”其实可以成为海尔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捷径;同时,“不退市”的承诺可能会得到美泰克董事会的同意;而在收购资金问题上,联想的财团入股收购模式,以及山东省政府和各大银行的支持使海尔可能没有后顾之忧。

  与汤姆逊1.7欧元的亏损、IBM PC 部门近6亿美元亏损不同的是,美泰克的扭亏压力并不大。美泰克去年第四季度才开始出现亏损,全年亏损只有900万美元,2003年甚至曾有1亿多美元的利润,唯一的麻烦可能是其近2万名员工的安置以及近10亿美元的债务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尔的这笔生意并不算太坏。

  张瑞敏曾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的战略,现在应该是迈出“走上去”步伐的时候了,关键是一向稳重的张瑞敏胆量够不够大了,让我们拭目以待本周五结果的出炉。(来源:南方日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