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型深水港口福建要以之“兴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03:34 东南早报

  特约撰稿严正

  福建经济是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与外商投资是推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进大出的大项目和重化工业的发展都需要港口支持,港口是福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害与关键,港口工业区是福建经济的新增长点。

  福建经济需要大型深水港口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港口建设发展迅速,从福鼎到东山码头密布,但以小码头居多。已建成投入营运的有340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一年可综合通过货物7400多万吨,旅客570万人,国际集装箱143万标箱。众多小港口对支撑福建的对外开放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应当看到,当代世界海运的特点:首先是普通货物运输集装箱化,不仅进出口货物采用集装箱运输,近几年国内沿海货物运输也逐渐采用集装箱,实现海上运输与陆地运输相衔接,实现“门”到“门”直接运输,避免中途搬运,减少货物损坏,因而集装箱运输比杂货运输便宜。集装箱货轮现在已经是海上运输的主力。沿海尚见有三五千吨级的小集装箱货轮,近海如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则较多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集装箱货轮,吨位1-3万吨不等。远洋运输如到欧洲、美洲、澳洲,则采用第四代、第五代、超巴拿马型和第六代集装箱货轮,吨位4-10万吨不等。

  面对世界船舶大型化的趋势,福建现有港口规模明显偏小,只能满足沿海和近海运输的要求。从福建运到欧洲、美国的远洋货物,必须运到香港、高雄和韩国釜山,上岸进堆场再转装上大船,中转费用接近长途运费的一半,徒增了福建货物的运输成本,弱化了福建的投资环境和竞争力。

  福建面对的台湾海峡是世界货运主航道,这个主航道从美国东海岸,跨过大西洋到欧洲、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过印度洋到新加坡、香港,然后穿台湾海峡到韩国、日本,再横跨北太平洋到美国加拿大西海岸,这条航道是世界货物运输最繁忙的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福建却缺少深水码头让它们停靠。只要每天200多艘大船中有几艘往福建停靠,福建的货物运费即可大幅下降。

  因此,福建新一轮经济发展应当集中力量建深水大港,小港口已经过多了,今后除特殊必要,应严格控制3万吨以下码头的建设,5万吨级码头都要谨慎决策,把物力财力集中用于建设10万吨以上的深水大港。

  福建的深水大港建在哪里

  福建是全国深水港条件最好的省份,按水深和避风条件,可建10万吨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有:福鼎沙埕,三都澳的城澳、溪南、三都岛、樟湾、白马港口,罗源湾的将军帽、可门,长乐的松下,福清的江阴、牛头尾,湄洲湾的斗尾、东吴,厦门湾的海沧、嵩屿、打石坑(招商),龙海的后石,漳浦的古雷等。其中三都澳和湄洲湾斗尾可建20-30万吨泊位。

  港口建设要取决于有没有货可运,没货运花巨资建港口也只能晒太阳。福建的货源主要在厦门、泉州和福州,2010年前只能考虑配合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建港。三都澳是全国最好、世界少有的良港,当今世界最大的货轮均可不趁潮全天候进入三都澳,海湾内深水岸线长、锚地多,除台风直接登陆,湾内均风平浪静。但是,宁德工业欠发达,可运的货物有限,近期内宁德工业很难有大幅度增长,三都澳的全面开发也许要等到宁德经济发展起来、大型项目落地宁德之后。三都澳是福建未来的希望!

  厦门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有海运往来,开辟了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高雄及地中海、欧洲、美国西海岸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良港优势十分明显突出。但厦门港的进港航道有几处水深不够,近几年投资数亿元实施水下爆破,炸出一条水深14米多的航道。2003年厦门港已成为我国跻身世界集装箱30强港口的7个港口之一。下一步厦门港应加快完善港口设施,建成大型国际商业港。厦门湾的海沧、嵩屿岸线只能建几个深水泊位,对岸漳州招商码头避风条件较差,东渡岸线水深不够,厦门湾港口总体规模的扩大是有限的,但几个深水泊位建成后,厦门港的几个能接纳第六代集装箱货轮的码头足以满足闽南地区以至龙岩等腹地的经济发展。由于大船能靠厦门港,福州的一些货已经开始用集装箱汽车拉到厦门,算下来比从马尾运到香港等地中转更合算,这就是市场导向下深水港凝聚力的表现。

  福州马尾港是河口港,外有闽江拦门沙,趁潮只能进出2万吨以下货轮,每年还要花大笔费用挖沙维护航道。马尾港只能满足近海航运的要求,发展前途有限。福州必须集中力量建设外海深水港。罗源湾水深、避风条件均较好,按交通部专家组论证,省政府已经确定在罗源湾建设商业港。福州应尽快启动罗源湾可门岸线和将军帽岸线的深水港建设,以第六代集装箱轮停靠的深水集装箱码头为建设目标,把罗源湾港建成沿海集装箱主枢纽港。由于连江可门离福州近,先争取2010年前在可门岸线建成2至3个深水泊位(新建火电厂切不可造成深水岸线的浪费),并修通26公里疏港公路(内含700多米隧道),根本改变福州港进出口世界各地货物需要用小船拉到香港等地中转的局面,降低福州地区的货物运费,从硬件上改变福州市的投资环境。同时,还可利用大官坂围垦区发展临海工业。由于可门岸线深水泊位不多,2010年后在统一规划(连江、罗源两县不可各搞一套)的前提下启动有十几个深水泊位的将军帽岸线港口建设,主港区逐渐移往罗源湾北岸,并可考虑建设罗源湾口大桥。罗源湾港开发不仅解决福州以及闽北、闽中的进出口货运,还将促进连江县、罗源县形成港口工业区。

  为应对石化一体化项目的需要,湄洲湾斗尾半岛已决定建30万吨油码头。斗尾半岛内侧有条件建大型商业港,但是否建港是一个值得认真论证的问题,泉州、晋江货物运到厦门与运到斗尾距离相差无几,福建省建了厦门港、罗源湾港两个大商业港,再建第三个大港有多大必要性,泉港区和惠安县城以东的整个惠东半岛有没有可能成为新的港口工业区。眼前还是先把斗尾30万吨油码头建起来,将来再规划论证。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