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
6月11日,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签署了备忘录,中欧纺织品争端和解。受利好消息影响,在周一深沪股市小幅下挫的情况下,纺织股仍出现上涨。然而,更大的悬念在于,中欧“双赢”能否发挥示范效应,为解决旷日持久的中美纺织品冲突带来曙光?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已经表示,布什政府正在研究欧盟与中国之间的新纺织品贸易协议,以了解它是否能对华府与北京达成类似协议起到借鉴作用。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中欧之间达成纺织品贸易协议势必对美国形成压力,迫使美
国考虑与中国达成类似协议。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施压是一回事,达成协议又是一回事。现实情况是,中美之间相关问题的解决更趋复杂和艰苦。欧盟虽是多国组成的联合体,内部矛盾复杂,但协调起来比执行贸易强硬政策的美国更容易。同时,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大量进口欧洲的纺织机械设备,同时向欧洲出口纺织品。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也就是限制中国进口机械设备,最终的结果是双方都不获利。
早在中美发生纺织品贸易冲突初期,就有人指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中国纺织品出口承载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的矛盾。事实上,中美纺织品贸易额仅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额的6%。去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充其量不过100多亿美元,纺织品问题不应该成为中美贸易之间的大障碍。另外,美对华纺织品出口重新设限,更有借此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嫌疑。由于双方的利益冲突存在不对称性,所以中美纺织品问题的解决方式很可能与中欧问题的解决方式存在差异,不能由此认为美国也会轻易地与中方达成类似的协议,就像当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问题反复协商,最终美国要价最高一样。
本报经济评论员 汪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