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额每年3000亿美元的净增加值中,来自中国的贡献占到1500亿美元左右。方兴未艾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所引致的旺盛需求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初级产品市场上最重要的买家之一。尽管中国因素已经在全球初级产品市场的价格形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尚不足以有效捍卫中国企业的经济利益。只有掌握了国际初级产品的定价权,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进退自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张明7日发表文章称,中国近年来在“增量”意义上扮演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引擎,“中国因素”开始牵动世界大宗商品价
格,但在定价权上,中国却依然处于被动地位。
中国需求拉动价格上扬
从初级产品的种类而言,中国近年来进口额最高的4种产品分别为:原油、铁矿石及精矿、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大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铁矿石、铜矿石和大豆的最大进口国以及全球原油的第二大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目前已经在全球初级产品市场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2001年中期开始,全球各大宗初级产品的价格均发生显著上扬:截至2004年底,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120%、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0%、铜矿石价格上涨了100%,大豆价格上涨了50%。无独有偶,这一时期恰好是中国初级产品进口大幅增长的时期。毫无疑问,来自中国的旺盛需求已经激活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相对低迷的全球初级产品市场,而且中国因素在本轮价格上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已经于2003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当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额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额的比重在存量上达到25%,在增量上高达72%。由于存量和增量的相对大小都会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作用,而且第二年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可能会受到上一年某一进口国进口份额的影响。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之后,我们认为在2001年到2004年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中,有30%左右是由中国因素决定的。随着中国大豆消费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迅速扩大,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大豆的最大进口国,2004年中国共进口大豆2023万吨,这一进口量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31.2%。依据对铁矿石相同的分析思路,我们认为,在2001年到2004年大豆价格的波动中,有35%左右是由中国因素造成的。
争夺定价“话语权”
中国因素在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了国际初级产品的价格制定权。近年来在全球初级产品市场上出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第一个现象是“中国要买什么,什么就涨”;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企业总是选择在高价位买进”。我们对这两个现象的解读是:这的确反映了市场中价格机制的作用,即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上升。但是,国际铁矿石价格在2005年上涨71.5%的事实,很难完全用实际需求增加的因素来解释。换句话说,这一现象必然反映了有人在利用中国因素进行抬价或炒作以牟取利益。这说明中国尚未获得与自己的进口份额相匹配的国际初级产品的定价权。当前国际初级产品的定价权主要分布于两个领域。对于有着成熟的期货品种和发达的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来说,其价格基本上由最著名的期货交易所的标准期货合同的价格决定,例如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合约、NYMEX(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合约以及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合约。对于尚无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和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而言,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上的主要卖方和主要买方每年谈判达成。在第一个领域内,中国国内不但缺乏一个成熟的和大规模的商品期货市场,而且缺乏成熟的和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此外,中国政府还对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外商品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投资施加了严格的限制(迄今为止只有26家企业获准进行境外期货交易),因此中国的进口需求往往被国外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例如在预测到中国企业将大量购买某初级产品的前提下,这些投资者就会在国际市场上提前拉升该产品的期货价格。在第二个领域内,虽然中国在铁矿石的进口份额上已经取代了日本的地位,但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尚未从日本企业手中得到亚洲铁矿石谈判的主导权,其原因在于:其一,定价权的形成具有历史惯性,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只能逐渐挑战日本在价格谈判上的主导权;其二,中国国内钢铁业集中度不高,难以选择令人信服的代表以及难以形成集体行动;其三,日本企业在主要的铁矿石供应商中都拥有股份,日本企业在铁矿石价格上涨中的损失可以从供应商的红利中得到补偿,因此在价格谈判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新华社(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