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煤炭等能源和矿产资源大省,军工及地方制造业实力雄厚。在中部崛起中,山西如何从卖能源向卖制造转变?如何发展山西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前不久,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五大因素错失发展良机
山西制造业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其在历史上所占的份额相比呈现下滑趋势。从山西省机械行业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排名为第六七位,七八十年代排名第十五六位,上世纪末排名第二十五六位。
山西机械行业在全国排名逐年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专家柳承宏分析认为,一是错失了调整产品结构的绝佳机遇。二是错失汽车工业区发展的机遇。三是人为的给企业拉郎配。四是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五是研制开发能力薄弱。
据柳承宏分析,山西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然而直到现在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是山西发展的瓶颈。由于偏重对传统资源行业的提升,忽视了制造业和新产业的调整提升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能源产品外,许多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逐年下降或增长缓慢,结构性矛盾致使山西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2004年山西企业亏损18.7亿元,亏损面为18%。2003年,山西整个机械行业亏损,2004年才扭亏。
三年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今年初,围绕把山西建成全国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山西省政府着手实施《整合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三年(2005~2007)计划》。根据《计划》,2007年全省重型机械、铁路机械等五大优势产品的销售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加上不锈钢制品销售收入500亿元,共计1100亿元。这是山西制造业在中部崛起中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
山西社科院的一位专家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山西来讲,是可行的。首先,山西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能源。20多年来,山西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外调量占总量的70%左右,能源的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年发电量向外输出为全国第一。山西的煤炭、电力价格比沿海地区低20%~30%。
同时山西制造业已有雄厚的实力基础。太重是我国重型机械产品的制造基地;经纬山西纺机分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纺机厂;永济电机厂、大同机车厂、晋西机械厂等是全国较大的机车电机、机车、火车轴等产品生产企业,还有榆次液压件、富士康等液压件及电子产品在全国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与此同时,山西省正在依托太钢生产的不锈钢,形成全国不锈钢制品制造基地。太重、经纬和榆液等都具有国家级的研发中心。
这位专家指出,要实现《计划》,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重型汽车和煤矿机械要有两个突破性的发展;铸件、锻件、汽车配件和铝合金形成四大产业集群;提升和发展重型机械、铁路机械、纺织机械、基础机械和不锈钢制品五大优势产品。(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