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一轮降低药价考验制药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05:3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与过去十几轮的方法截然不同,有望在本月中旬实施的新一轮降低药价行动,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直接调控的对象,不再是制药企业的药品出厂价,而是患者从医院拿到的药品终端价。但面对卫生系统根深蒂固的以药养医体制,首先受到考验的将是制药企业,其次才是大大小小的医院。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将择日开始新一轮的降低药价行动,而
最快很可能就在本月中旬正式实施。目前,正在对降价所涉及的具体品种和幅度进行最后确定。此前,社会上传说此轮降价行动涉及包括16种抗生素和6种新进医保目录品种的传说并不确切。同样,传闻中的降幅也与正式实施时会有很大的差别。

  自1997年以来,在原国家计委的主导下,前后进行过十几轮的降低药价行动。虽然经历多次大幅降价,但患者依然很难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根本制掣就在于医院的以药养医体制。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估计,北京市大医院的药品收入至少占全部收入的45%,中小医院则更是达到60%。因此,即将实施的新一轮降价行动瞄准医院的发药窗口,不止是调控措施中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

  按照现行的规定,医院在药品进货价基础上可以加上15%的差率,以取得用于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利润。但是,医院从药价上获取利润的途径则远不止于此。政府给医院的财政拨款往往一般只够支付医护人员的工资,而医院新建的大楼和更新的医疗设备,基本靠的就是药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此外,还有很多医生直接收取了大量的药品回扣。

  医院赖以获取药品的巨额差价,自然是其对销售终端的天然垄断,而这次降价行动决意破除的就是医院的这个垄断地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5月24日说,卫生部决心彻底改变以药养医机制。目前,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医院经济补偿政策,探讨城市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方案。

  由此可见,经过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手的精确打击,患者从医院购买的药品价格将会有实质性的降低。然而,与其说新一轮降价行动考验的是医院,还不如说首先考验的是制药企业更加贴切。

  在过去的历次降价中,与医院和医生通过销售垄断地位继续取得高额药品差价相反,部分制药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23户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12.9亿元,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2.1个百分点。而华北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141.18%,鲁抗医药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47.85%,丽珠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了38.7%……

  经过即将开始的精确打击后,医院销售的药品开始平进平出,从而使得医院失去了销售药品的动力,进而直接迫使制药企业将药品销售阵地由医院药房向社会零售药店转移。制药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则会带来更大的销售成本,而这对于本来就业绩下滑的制药企业可谓是雪上加霜。

  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不充分,是造成医院高价获取药品销售差价的根源。相对于药品制造、流通领域基本完全的市场化不同,80%的医疗资源目前还集中在公立大医院里。因此,精确打击要实现药价的有效降低,离不开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

  作者:记者 陈建军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