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上海出现第一家便利店;2003年,上海便利店就已经达到4000家,但是却经历了长达10年的亏损。12年后,拥有上海便利“半壁江山”的两家内资公司———快客、可的去年终于实现赢利,上海便利店初次收获成果。
初尝收获喜悦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在“2005中国便利店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介绍,去年,两家上海便利公司实现赢利,他们拥有上海便利门店总数的51%;占有近21%门店数量的便利公司则实现经营性赢利(不包含管理费用);其余占据28%门店数量的便利公司仍然亏损。顾国建认为,拥有上海便利“半壁江山”的两家公司实现赢利,表明12年来处于艰辛发展的上海便利店终于开始收获成果。
2004年,沪上便利店主动停止了“大跃进”式的发展,相继进入盘整阶段,“休养生息”之余互相比拼“内力”。在此阶段,先施便利率先败北,悄无声息地宣告歇业。数据显示,去年上海便利店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1%,是历年来增长最低的一年。
但这一年的销售额增长比例却是51%,达到历年增长的最高水平。AC尼尔森的宋颖介绍,去年上海便利单店每月销售额从8万元左右增加到了11万元,是一线城市中便利店单电销售额唯一呈现正增长的城市。顾国建介绍,在2004年,上海的便利店没有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各大便利店公司销售额在每天1万元以上的店铺数大量上升,各大公司的毛利率和利润率都有令人满意的上升。“上海便利店正从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顾国建说,今年上海将会有80%的便利店实现盈利,上海便利店走入了向上发展的“上升通道”,2005年,预计将是上海便利店非常辉煌的一年。
上海便利店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换回今天的辉煌。12年的漫长亏损中,先后有3家规模性公司的近800家便利店或者倒闭,或者被购并。
最早离开的一家是百式百家,它1998年在上海结束的时候已经有50家的规模。之后是先施便利,2004年宣布歇业的时候在上海形成了100家的规模。最为惨重的则是今年在上海消失的一家便利店,最高门店规模达到576家,最终被百联接收了50多家。
并购悬疑仍在
最近歇业的这家店为便利业再次敲响警钟,即使出售是其进入便利行业的终极目的,也必须达到赢利,才能引来类似全球最大便利店7-11这样的大买家。
“上海的便利店竞争太激烈了,现在是不会进来的。”日本FUTURE公司副总裁椎井诚曾经在日本7-11工作了25年,并一手组建了北京7-11公司。他日前这样告诉记者,短期内7-11还是不会准备进入上海的。
7-11是全球最大便利店,最早起源于美国。因为经营出色,日本伊藤洋华堂如今拥有美国7-11公司的70%股份,成为自己母公司的绝对大股东,掌握了全球各地的经营权归属。去年它在北京已经开出首批7-11门店,一位接近7-11的人士分析,日本7-11同样不会愿意放弃上海经营权。
“7-11进入上海最终仍将采用收购的方式,这也是它并不急于进入的原因所在。”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2年~3年内上海就会有大批便利店因长期亏损而难以维系,到时自然会挪出市场空间。因此,即便收购,他们也用不着花费极高成本。
虽然看到了盈利曙光,但上海便利的未来仍充满变数。
除7-11以外,国外另一个从来没有进入上海的便利品牌日前也频频访沪,记者了解到,它正和一些公司接触,准备展开收购。一旦遇到价格合适的卖家,就会宛如去年的Tesco一样,“闪电”进入上海。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上海有便利店曾经和这家公司接触过。“但是10家网点只有1家是有效的,怎么可能去买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快客等内资便利店的模式,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国际便利店的赢利模式,从整体上来说,上海便利店虽然有着光明的未来,但目前行业亏损的状况依然存在。
据顾国建介绍,2004年,上海各便利店公司共开设了5407家便利店,其中直营店3514家,加盟店1118家,合资店785家;在上海开设了4131家,在外省市开设1276家。上海便利店发展店铺规模数,已占到上海连锁型超市便利业态店铺规模总数(便利店5407家、超市1547家、大卖场109家,共计7063家)的76.6%,便利店的销售规模达到了80.7亿,占到连锁型超市便利业态销售额总数(便利店80.7亿、超市200亿、大卖场257亿)的15%。
“市场空间仍然还有,不能盈利应该是技术的原因。”一位对上海充满兴趣的国际便利品牌管理层向记者如此表示。顾国建表示,上海便利店还需要持续地向国际便利店彻底转型;继续实行差异化的竞争,不走单一性价格竞争的死胡同;同时要学会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两手都要硬的本领,在发展上做到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