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用短期回笼工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11:46 上海证券报 |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又起变化。昨天,按惯例进行的7天正回购由28天正回购替代,同时成交量增至上周的四倍。 昨天,28天正回购的成交量为200亿元,收益率为1.05%。正回购的成交量比上周进行的7天正回购多出150亿元。
上周四,央行在公开市场刚刚暂停了三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本周7天正回购又被28天正回购取代。短短一周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法连续出现了两次变化。 尽管这两次变化均涉及到不同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但是都清晰地折射出两个趋势,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短期化和回笼力度将适度加大。 此前,央行虽然对7天正回购进行滚动操作,但是由于7天回购锁定资金期限短而且每次均统一为50亿元的回购量。因此,回笼只是象征性的,它更多的作用在于检测货币市场短期收益率的底线。 目前,公开市场7天正回购的收益率基本上固定在1%附近,与0.99%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一步之差,并且这一状况已经持续两个月。这说明货币市场短期收益率基本上贴着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再度进行试探的必要性不大。而7天回购被28天顶替之后,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强了对资金的锁定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央行正在试图通过加大对短期回笼工具的运用,以多频率的回笼方式弥补三年央行票据"缺位"后所形成的真空。因此,28天正回购的出现,与三年央行票据"缺位"在操作上无疑相互关联,并且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公开市场工具运用短期化的判断。 在操作手法变化的同时,央行净回笼资金的力度显露增强的信号:本周二,28天正回购量被放大至200亿元,假如周四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与上周持平,则本周净回购量将达到500亿元,将创下四月底以来单周净回笼的最高量。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运用短期化后,导致货币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昨天,一年期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的招标结果为1.84%,比上周同期猛降16个基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市场预期三年央行票据将淡出市场,市场资金开始挤向一年期品种,进一步压低了货币市场收益率。 受此影响,昨天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品种收益率纷纷下行。从交易情况看,一年期央行票据在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猛跌了10个基点,同时6个月的短期央行票据也下跌了约8至9个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