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靠“炒”发家的其实不足一成
有人这样评价浙商,说他们只会模仿不会创新;说他们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农民;说他们的产业都是低层次的,规模很小……但也有人说他们有的是知识、资本和经验,他们有组合才能,他们有三流人力做出一流效益的本事,他们是天生的企业家。正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商帮。
被称为市场先行者的浙商到底有多少人在异地创业?他们是“炒家”还是实业家?近日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上,记者经过对各地浙江商会进行的采访和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摸清了这个目前国内最大商帮的家底:
———他乡创业超500万人。根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查,截至2003年底,国内在浙江省外经商办实业的浙商为400万人。若加上在境外创业的100万人,目前大约有超过500万名的浙商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创造着财富。
另据《浙商》杂志调查,目前国内浙商的分布走向大致为:长三角地区50万人以上,其中上海市超过30万人,为浙商汇集最集中的城市;北京、广东、湖北、四川各有20万人;天津、新疆各16万人;重庆、安徽、江西、云南、辽宁、黑龙江各15万人;福建、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吉林、湖南、海南、贵州、广西各有10万人。
从分布看,除台湾省资料暂缺外,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地区均有浙商足迹,最少的西藏也有2万浙商在创业。这个分布图再次成为“有人烟处就有浙江人”这句赞语的旁证。
———一年销售破万亿元,浙商异地建了一个“浙江”。根据到2003年底的调查,在外浙商的年销售额突破了1万亿元,这个数字基本相当于2004年浙江全省创造的经济总量。也就是说,500万浙商在异地他乡又建了一个经济规模相当的无形“浙江”。这个破万亿的经济规模背后,是浙商在外地设立的近80万家市场主体、2350亿元的注册资本和近6000亿元的投资总额。“浙江人经济”的功勋可见一斑。“浙江在过去离不开全国的支持,在下一步发展中浙商要以更大的力量支持全国,”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表态说,“我们鼓励浙商到更大的空间去创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炒家”名声虽响,实际不足一成。近年来,浙商似乎与“炒家”摆脱不了干系,“炒楼”、“炒煤”、“炒外汇”,甚至在西部地区传出了浙江“炒电团”。
浙商中间到底有多少“炒家”?“真正靠‘炒’发家的,绝对不超过一成”。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明确表示,如果浙商从事的是实业投资和市场开发,就不能称之为“炒家”。他表示,由于浙商对商机的敏感特别强,他们往往能够捷足先登,令外地人常常意外,但这怎能一概称之为“炒”呢?如随着能源紧缺,浙商目前已成为国内能源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据《浙商》杂志的调查,浙江在西部兴办的7000家企业中,从事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企业超过一半,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占该省投资西部总量的近1/3。“这些投资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业,不存在‘炒’的问题,”上海浙江商会的一位投资者说。
而针对所谓浙商“炒煤团”的说法,浙江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等最近公布了《关于温州民营企业在山西省投资兴办煤矿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据初步估算,目前在“产煤大省”山西,由温州籍投资者经营的中小煤矿有300多座,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年总产量约2000万吨,但是这个产量也不过占山西煤炭年产量的4.5%、全国的1%,“炒煤”之说缺乏实据。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则非常坦率地表示:不排除一小部分浙商有不健康的行为,但广大浙商是遵纪守法的,投资行为也是尊重当地规则的。他指出,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双赢,就不是所谓的“炒”。新华社
(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