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市场仍未作别“非常时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9:01 证券时报

    成交放大,股指回落,专家称,构筑大底尚需时日

    周一千点大关瞬间打破,引发了股指近期少有的反弹。而当市场还在对行情的性质、高度展开讨论的时候,周二大盘快速冲高回落,增量资金进场热情的匮乏,似乎给市场初露的曙光快速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千点的支撑还能持续多久?市场的转折何时能有效形成?又成为投资者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短线反弹高度有限

    中线市场仍待观察

    从2245点到998点,上证综指已经被拦腰斩断而且过半。而千点作为8年来的低点,具有重要的中长线分水岭作用。因此,技术上严重超卖,时间之窗的临近,加之前期的连续阴跌和近期恐慌性下跌,做空动能较大程度释放之后,市场展开短线技术性反弹的特征明显。

    然而,目前来自技术面的运行规律所带来的作用已经非常微弱,这一点从近半年大盘的走势中可见一斑。虽然大盘在创新低之后出现反弹行情似乎成为了一种规律,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年以来大盘依次创出1259、1187、1162三次新低之后,股指分别上涨了237点、141点、77点。很显然,市场对于即使有利好政策配合的技术性反弹的反映也是越来越弱,反弹行情的盘面特征就是短线游资挖掘题材、炒作个股,而中长线资金反复利用反弹行情高位撤退。因此,对于目前大盘展开的反弹行情而言,似乎可以理解为对前期市场的持续下跌状态的一种修正,预计其高度将相对有限。

    中线市场运行依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估值体系混乱、制度变革两个方面。按照股市的周期运行而言,尽管投资者对股市是处于熊市的初、中期还是末期观点分歧较大,其实质是估值标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争。但是其最终结果必然在吸收国际估值方法的基础上确立本土估值体系和估值标准。而一旦这种理论体系和标准建立起来,就意味着熊市的终结,牛市即将到来。然而,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将是各类投资主体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市场也要经受到制度变革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带来的影响,这也就预示着估值体系和估值标准的建立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征。因此,中线市场仍有待观察。

    特定阶段带来特定机会

    虽然市场熊市尚未结束,大底部的打造尚待时日,对于投资者而言,针对特定阶段的市场情况,采取特定的投资策略,这将有助于有效地把握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盈利机会。

    首先,超跌带来短线套利机会。在熊市阶段,尤其是后期,所有的风险因素都会被非理性地放大,市场整体处于一种惯性超跌状态,市场所有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底线都可以被跌破。在缺少机构资金关照的情况下,散户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得到体现,信息的不对称将导致投资者的盲从。如果后市能够出现矫枉过正,那么市场中的机会将明显增多,这种情况下,短期套利策略势必非常有效。

    从历史行情分析,作为游资重点关注的超跌个股将是投资者在把握反弹行情盈利机会的主要方向。因此,在市场系统风险进一步惯性释放的过程中,把眼光转移到那些具有标准超跌形态的个股上是一种积极的操作策略。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应该回避基本面较差、连续亏损有退市风险的品种,同时,针对超跌仅仅只是个股上涨的技术推动力,而不是内在推动力,游资的短炒不能够完全体现出真实的价值取向,加之短线市场格局不明朗,应遵循短线快进快出的原则。

    其次,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中线布局机会。解决股权分置不是万能的,但不解决股权分置是万万不能的。虽然,前期包括基金在内的主流资金选择了加速撤离,这表明中长线资金在试点方案得到市场多方认同之前,对于股权分置预期的不明朗,采取了回避观望的策略。但是,投资者应该看到,虽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初,市场的评判侧重于支付对价的高低,侧重于试点股含权系数的大小,但是,随着股权分置试点的分批推进,缩股、股份回购、权证等多种方案的实施,市场上的多方阵营将逐步形成共识,从长期而言,市场的评判标准仍将落脚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上。

    因此,尽管短期内部分基金重仓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该板块的调整尚未结束,中期策动大型行情的时机仍在酝酿之中。随着新的估值体系的重新确立,股权分置改革的进一步明朗,股价进一步的调整,中线资金将对其进行重新的客观评估,其低估的价值势必受到中线资金的关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市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