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千点谈回购,无奈的自我救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2:34 每日经济新闻

  6月6日,沪市大盘最低到达998点,随后开始放量反弹,显然有资金托盘,力保千点。有人戏称998的谐音就是“救救吧”,不知道这个口号到底是对场内外人的呼吁,还是自我振作的宣言。

  千点附近的短线反弹由机构重仓股率先发动,从量能来看,场外介入的跟风资金并不多。由于上市公司后市改革方案的不确定性,场外资金持有者难以避免持观望态度,在这种
情况下,组织大规模外援的可能性很小,场内机构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我救赎。

  对于股市的持续走弱,管理层不是没有采取过措施。从“国九条”开始,利好政策一年多来不断,但是大盘却不买账,一直在跌。直到今年5月,不得已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结构缺陷。

  事情与预想的不太一样,股指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暴涨,而是直接向下跌到了千点。昨日,管理层无奈地推出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在海外早有先例可寻。它有两个前提假设:公司现金充沛、股价被严重低估。在这种情况下,回购股份也并不完全是提升每股价值、阻止股价下跌,更重要的还是防止公司被收购。在中国目前股权分置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在二级市场被收购的可能,那么管理层的态度就是认为目前的股价已经严重被低估了,有能力的上市公司也应该为股指做点贡献,拿出一部分钱来促进股价上涨。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目前这个股权分置正待解决的市场,推出回购政策不仅挽救不了股指,甚至会造成冲击。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是大股东,而且现在我的股份并不流通,那么我会希望在股价更低的时候去回购流通股。至少在市场没有企稳之前,我不去想办法砸盘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当然不会积极主动的立刻采取措施促使市场反转。

  上市公司一般在股价被高估时倾向于增发,在股价被低估时倾向于回购。但是,这应该是在流通问题解决之后才会进入正常状态。因为目前上市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份是不流通的,没有什么“股价”可以参照。而在实际操作中,回购政策在海外市场也极少真正被使用,其原因是因为回购原理本身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很多逻辑上无法克服的矛盾。

  那么管理层为什么会在千点推出这个政策呢?我想主要原因还是其迫于市场大幅下跌的压力,只单纯的正视“股价被低估”这个现象的存在,而不去思考股价是否真的被“低估”,而又为什么会被“低估”?

  作者:徐胜治 大摩投资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