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铜鼓县,本着“还权于民、让利于农”的原则,按照“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改革思路,坚持林改进度与质量、规范与创新相统一,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大力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区的和谐发展,呈现“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喜人景象。铜鼓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该县林业发展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林区普遍存在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重、经营机制不活、产权
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和林农增收。去年8月该县被列为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后,为了使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进一步明晰,落实经营主体,实现山有其主、权益平等,该县采取深入调研、宣传政策、按纲操作、稳步实施的办法,开创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了林改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了还权于民、让利于农。
山林经营权、管理权、受益权向经济者转移,激发了林农造林、护林积极性,给整个林业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增量。“把山林当资产经营、把木材当财产管护”的新观念深入人心,山林流转成了人们的致富一招。据统计,目前全县累计有37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到林业开发。木竹加工企业也纷纷投资买山造林或联合农民造林。绿海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购买10万亩山林,并将每年投入250万元造林建基地。江桥公司与农民签订协议,由公司出资20万元按每亩50元的标准补助林农对4000亩毛竹林进行改造。良好的造林、护林环境促进了资源的增长,目前,全县建立杉木用材林40万亩,其中定向增育杉木大径材基地10万亩;建立高产笋竹两用林基地15万亩;建立以桤木、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10万亩;建立林果基地5万亩;建立国家生态公益林40.52万亩。全县拥有活立木蓄积量836万立方米,活立竹5831万根,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6.42%,居全省之首。
林改在使林农受益的同时,促进了全县林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县域经济强劲发展。目前,该县新上了一批规模大、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的木竹加工企业,木材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加工产值占HDP总量的26%以上。1—4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46.5万元,同比增长43.3%;完成工业增加值2660万元,同比增长44.2%;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576.8万元,同比增长0.6%。
(信息来源:铜鼓县地方商务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