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与淮河治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09:31 证券时报 | |||||||||
据报载,淮河治污历时十年,投入600亿巨资,其结果却是越治越污,生态环境与十年前无异,沿岸特别是下游不仅百姓饮水困难,甚至沦为癌症高发区。对照股市,如今生态也是日益恶化,股价水平已经回到十年前,投融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为填补券商的窟窿,国家不得不拿出巨额真金白银补漏。虽然发生在不同领域,却是殊途同归。
目前市场上讨论最热闹的当属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方案,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知道所谓各方都满意的“多赢方案”可能并不存在。比如某上市公司净资产3元,流通股价6元,按国资委划定的净资产流通底价,非流通股东最“理想”的卖出价自然是6元(这实际就是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方案),而流通股东的最大愿望是“注销”所有非流通股。稍具数学常识的人都清楚,无论扩股、缩股,还是权证、现金补偿,两类股东的可行诉求都位于3—6元之间,而3—6元之间有无数个点,甚至净资产和股价这两点也是时刻处于变化中,所以方案可以做出无穷个,而有无穷多解就相当于无解。这是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大群体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只要二者存在价差,一方认为“最佳”的方案另一方必然认为“最差”,由于非飞流通股东享有提案权而流通股东有表决权,通常的情况有可能就是僵局。这也是目前各方争吵不休的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对于淮河治污的“症结”已经很明白,就是某些地方政府在唯GDP政绩观的驱使下,对污染大户(通常也是GDP大户)网开一面,利税归自己,污染给别人,何况治污本身也增加GDP,于是越治越污。要彻底根治污染,必须从污染源入手,要么彻底关闭,要么改排达标水,再辅之以有效的治理存量水体方案。对照股市,股权分置的弊端认识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而无论是2002年初征集改革方案还是《试点通知》出台以后,甚至在重返千点的当天,新股分置的“污染源”从未停止过排放,这和边治理边污染是一个道理。尽管管理层作出了适时进行“新老划断”的说明,但何时何方式进行仍是未知数,对未来增量不确定的恐惧是指数不断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新老划断”将压低老股价格,这是很荒谬的逻辑,照此推断,难道改排清水还会进一步恶化淮河的生态?其实,从新股入手改革不但能够停止制造新的待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存量流通股的含权预期更加稀缺,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所以,明确从新股发行入手,停止制造更多待解决的非流通股,果断截流“污染源”,可能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改革方案,市场对解决股权分置也才能有明确预期。 任何忽略污染源的环保治污方案都是无效的,同理,不发行新股就不能称其为股市,任何企图回避新股改革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反而会加剧问题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