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际市场面对金融危机的应对经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05:4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随着金融证券化程度的越来越高,金融衍生工具的越来越丰富,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财富放大、金融放大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每一次证券市场的危机和解决,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对整个经济波动所产生的作用也更加巨大。

  综观金融市场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过程,关键之处在于政府如何与金融机构相结合,出台有效的措施,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获取进行深层次改革的时间,并逐步解决金融市场中的
结构性问题。

  综观世界各地的证券和资本市场,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地在震荡,繁荣、危机、复苏,繁荣的轮回中运行,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每一次衰退复苏的螺旋式上升变化,都会给整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金融证券化程度的越来越高,金融衍生工具的越来越丰富,资本市场所具有的财富放大、金融放大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每一次证券市场的危机和解决,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对整个经济波动所产生的作用也更加巨大。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总结美国证券市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理证券市场、金融市场危机的经验,对我国处理和解决股票市场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重大问题,推动证券市场度过目前的关键阶段,应该是有一定启发的。

  美国证券市场几次著名危机的应对

  美国证券市场从17世纪中期开始出现雏形并逐步形成以来,经历了无数次危机,曾经有过很多的失误,而政府以及当时的金融巨头,往往能够在比较合适的时间找到比较适当的解决方案,使得证券市场在每一次危机过后,仍然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而且保证不再犯重复的错误,促进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美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有过几次比较著名的崩溃或者崩溃边缘,政府的适时参与使得危机得到了化解。

  1895年,美国黄金大量从国库中外流,使得国库中黄金不到法定黄金储备数量的一半,在这种危机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求助于华尔街著名的金融商摩根,并由摩根牵头在欧洲市场上募集了1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同时运用个人的金融影响力,使用各种金融手段,使黄金不再流出美国。

  1907年,由于过度的市场操纵和投机,股票市场出现严重的下跌,并迅速蔓延到银行系统,几乎所有的银行都面临了挤兑破产的危机,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没有中央银行的背景下,时任美国政府决定由财政部向面临危机的银行注资600万美元,甚至更多,摩根和其他金融商也通过个人的金融影响,不断地向面临挤兑的银行施以资金的援助,而且通过舆论、正面信息等渠道向公众传达信心,并最终提出以清算中心的存款增加流动性的方案,由于处理及时,方法得当,这场金融危机在刚刚开始便被遏止,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以导致经济衰退。这次金融危机也促使了美国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银行。

  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盘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在一片乐观的投资氛围中,股市结束了持续10年的轰轰烈烈的牛市,于10月29日一泻千里,并伴随着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四年的大衰退。在股市出现危机的过程中,金融家曾经想出多种办法应对危机,包括联合筹集资金托市,银行家出钱救市,交易所的总裁亲自出面以万人瞩目的方式购买股票,向投资者表明信心,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最终未能组织市场的下跌。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32年,股市的危机波及到了银行业的危机,美国政府1933年开始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下令关闭了所有银行和交易所,直到判明银行的情况依然良好后才允许重新开业,公众的信心也逐渐恢复,美国政府也相应地开始了对银行业、证券业、货币体系和证券交易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促使华尔街步入了正轨,迎来了新的一次大繁荣。

  1962年和1963年间,由于华尔街两家著名的证券经纪公司的破产清算,公众对存在证券经纪账户上的资产安全产生担心,再加上肯尼迪总统的遇刺,恐慌开始蔓延,证券市场面临危机。最终华尔街的经纪公司团结起来,果断采取了自救行动,交易所也出面为两家经纪公司的破产承担责任,才使得这次金融恐慌得以平息。为了防止今后单一的金融风险扩散为系统的金融风险,交易所于1964年建立了风险基金,同时也说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有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得到共同维护。

  1987年,股市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而面临危机,在危机期间,联邦政府果断地介入市场,借款给几家大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并通过淡化处理、媒体宣传等方式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美联储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使得这场危机在很短的时间就得到消化,并且组织了股市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冲击,没有演变成全国性的恐慌。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网络股的破灭和经济衰退、9·11事件和2002年公司信息披露丑闻的三次打击,都经历了短暂的危机,但是由于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巨头和处理方式得当,都使得股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这些危机中迅速恢复起来。

  日本金融市场危机的应对

  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股市、不动产价格大幅滑落,银行不良债权大幅攀升,授信能力显著降低,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整体金融体系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商社的功能也随之萎缩。导致日本经济在1997年、1998年陷入负成长的局面,也打破了日本自第一次石油危机--0.5%经济成长以来的纪录。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日本政府果断地介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金融危机,阻止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日本政府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重振企业,严肃金融纪律,解决房地产的失衡问题,提出活化劳动市场的措施,政府出面要求银行全力支持政府提案,推出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支持银行不倒闭破产,树立公众的信心。

  从目前来看,日本政府采取的手段究竟是对是错,效果究竟如何,褒贬不一,日本经济和股市仍然没有摆脱阴影。但是,日本政府在处理危机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日本政府在泡沫崩溃之际,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事态扩大再提出一连串方案时,老百姓失去信心,在对未来前景保持悲观时,老百姓投资和消费意愿转趋保守,银行授信亦更谨慎,导致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以及日本政府以短期措施为主,缺乏长期措施,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做法和政府过高的债务率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警惕。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应对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股市跌至近年的最低点,经常项目赤字剧增,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这场危机迅速波及亚洲四小龙,尤其是韩国和日本,使得整个东南亚多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在面对这场危机时,政府仍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东南亚国家的中央银行纷纷进入市场,用美元购买泰铢,泰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金融当局吸购了数百亿美元的泰铢,这是本区域金融当局第一次公开携手捍卫彼此的货币。随后,由于压力过大,泰国放弃了泰铢与美元的挂钩,使得金融风暴开始蔓延,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货币都迅速贬值,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当局都纷纷采用自己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无果后,纷纷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再后来,为防止货币危机蔓延和扩大,东南亚央行行长达成协议,将即将到期的《货币互换条约》延长一年。后来,泰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条件,决定进行财政与金融改革以换得国际援助,开始进行全面的金融改革,使公众重新树立信心,从金融监管转向金融监督,政府避免心理否认,放松银行股权转让等等。

  在这场危机处理中,政府的干预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东南亚经济在起飞阶段的不规范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及金融体系多年来粗放经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努力最终并未能阻止这场危机后来逐渐蔓延至全世界,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至今未平复。但他们在危机来临时的决策程序,危机处理意识,合作精神是值得借鉴的。

  香港金融危机的应对

  当1997年整个东南亚陷入金融危机时,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为首的对冲基金也瞄上了香港,妄想抓住香港金融监管当局的调控弱点,击垮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给汇市、股市和期市这三个主要市场以毁灭性打击,以便攫取巨额财富。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一度下跌300 点,收市时跌幅收窄,但仍跌去199点,报收6660点。再加上香港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香港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

  为了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几经考虑,终于决定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与国际投机者展开激战。这是一场以巨额资金、意志和智慧为武器的的金融大战,前后共发生了三次激烈的战役。8月13日港府调动外汇基金入市,8 月14 日取得初步胜利。当日收市后,港府宣布已动用外汇基金干预股市与期市。第二回合--8月24日至28日,港府大量买入恒指蓝筹重权股汇丰和香港电讯,8月28日当日交易金额达790亿港币,创下香港最高交易记录。9月份,港府继续推高股指期货价格,迫使投机资本亏损离场,成为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第三回合。最终,至10月下旬,恒生指数已反弹至约9900水平。香港金融保卫战遂告结束,香港成功地保住了联系汇率制。

  在香港金融保卫战的关键时刻。为了减低市场受到操控的机会,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包括向银行保证按7.75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将其结算账户中的港元兑换成美元、限制流动性、限制拆借等强有力措施在内的7项技术性手段,改进了货币发行局的运作机制,提高了银行同业流动资金水平,减少利率大幅波动的情况。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为了加强市场监管,健全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并最终赢得金融保卫战的胜利,香港特区政府还于1998年9月7日迅速公布了旨在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30项措施,内容涵盖了联交所、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期交所、证监会和财经事务局。这些措施成功保障香港的金融体系免受进一步的狙击。应该说,香港政府动用平准基金入市和及时出台强有力的控制手段是这次香港保卫站成功化解金融危机的关键。

  为配合反击措施,香港特区政府工商界人士还发动了舆论攻势,金管局特地发表文告宣称香港外汇储备截至当年9月底高达881亿美元;特区政府高层与香港金融、商业界的代表人物纷纷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救市;正在英国访问的行政长官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香港利率高涨对股市有影响,但上市公司基础良好,调整只是短期的;财政司司长、财经事务局局长一起会见传媒,重申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政务司则呼吁所有人保持冷静。这些舆论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投资者的情绪,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综观金融市场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过程,关键之处在于政府如何与金融机构相结合,出台有效的措施,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获取进行深层次改革的时间,并逐步解决金融市场中的结构性问题。

  作者:解植春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