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纺织品关税:征与不征间的考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08:47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欧美不“领情”导致中国纺织品出口关税先征又消。不过,考虑到贸易的相互依赖性,贸易战应该不会打起来,而中国纺织企业如何转型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在全世界的贸易土地上,纺织业是一块非常贫瘠的土地,发展中国家挤在这块土地上耕种。而发达国家占据中、高端市场,那是肥田沃土。现在对于历来占有优势的贸易领域,他们抓住不放,而且还要进行限制,你总要让发展中国家干点事儿吧?”5月3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这样说。同一天早晨,中国宣布,自2005年6月1日起共对81项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而就在十天前,为了缓解纺织品争端,中国于5月20日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

  十天之间,关税一征一消。当前的贸易摩擦会否升级为贸易战?

  令人失望的十天

  5月20日,中国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其中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从原来每件只是征收了0.2元至0.3元的出口税,提高到1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4元。

  这被认为是对出口纺织品的“精确性打击”。“此举根据头3个月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实际增长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后,针对那些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产品特别加征关税,以抑制其增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向本刊透露。此前在2005年1月1日,中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对148种纺织品增收出口关税,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很少有国家对出口产品征收出口关税,进行出口补贴的倒不少,可以说中国表现的极为隐忍而克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对本刊说。

  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是一个积极的姿态,它表明中国希望纺织品出口能有序合理的增长,“但现在看来欧美并没有买账,甚至丝毫没有领情。”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宇向本刊分析说。

  就在中国提高关税后的第3天,5月23日美国又宣布了3个类别的“特别保护”(此前的5月13日和18日,美国宣布对中国的七类纺织品启动“特保”)。数天之后,另外4个类别的贸易设限又开始了。

  而欧盟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失望。5月27日,欧盟贸易委员致信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通报了欧委会已决定就T恤衫和苎麻纱两类商品向中方提出正式磋商请求。

  欧美的这些措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受限的纺织品种类每年只能以7.5%的速度增长。这种情形无异于回到过去贸易配额时代,欧美事实上已经通过贸易壁垒限制了中国纺织品出口。

  事实上,“中国在提高关税时就说,如果具体到哪种产品出口受到限制,那么就不再征收关税。此前埋下的伏笔,现在全面政策化了。”张汉林说。

  纺织企业仓促应战

  取消部分关税尽管令中国纺织企业略感安慰,但欧美贸易设限仍然让大多数纺织企业措手不及,“这是企业最艰难的一年,全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周世俭预测说。

  这种措手不及并非因为“自由贸易”的幻觉,而是想不到欧美反应会如此之快。“欧美属于会哭的孩子,稍有不满就大喊大叫。”周说。

  事实上,此前中国的纺织企业原本就没有对欧美的“自由贸易”抱太大幻想。本刊从广州春交会了解到,国内纺织企业普遍认为,取消配额后,欧美肯定还会设限,而且大部分企业估计设限时间就在2005年下半年,因此都赶在第一季度集中出货。

  一季度的纺织品出口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局面:中国对美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了70%,对欧盟增长了45%。

  事实上,中国的纺织企业除了在上半年集中放量出货之外,几乎对必将到来的“特保”拿不出任何有效措施。“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家都在拼命扩张,如果不去抢量,就会直接失去市场,企业不敢这么干。”王宇说。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最近通过大量企业调查发现,面对来自欧美以及其他方面实施的特保、反倾销、企业社会责任、环保等各种冲击,以及技术和产品转型升级带来的竞争压力时,“中国企业不仅缺少足够的信息、知识、人才和机制的准备,也缺少应对上述复杂形势的经验。”张燕生说。

  其实早在2004年年初左右,“国内企业大都感觉到,依靠代工和放量出口已不能适应形势。竞争太残酷了,尽管出口量越来越大,但是利润却越来越小。”浙江国际商会常务理事郑晨爱说。

  当时,比较普遍的思路是,企业要从加工出口(纯代工)到产品出口(产品研发和制造)到品牌出口(塑造和确立品牌)。这也是香港和台湾的老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国内企业仍然停留在纯代工阶段。“企业也是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难,大的企业来不及调整,船大难掉头,小的企业又不重视这些,能挣一笔算一笔。”郑晨爱说。

  现在随着欧美的设限,纺织品出口颓势已现。5月22日来到中国的美国纺织品采购团,原定150家美国买家锐减到72家,行程也缩短为杭州、苏州、广州、上海四地。由于“特保”威胁,买卖双方均不愿意轻举妄动。据中国贸促会杭州分会的工作人员透露,采购团原计划年采购包括纺织、成衣和服饰在内的1亿美元产品,实际上,此次意向签约的只有786万美元,正式签下订单的仅有120.6万美元。

  最近,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给企业的建议是:短期,必须睁大眼睛,对欧美动向进行预估;中期,调整订单和市场结构,绕开欧美和相关产品;长期,就是产业升级这一条路。

  “听起来这些话似乎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形势逼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王宇说。

  贸易战会打响吗?

  最近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中美摩擦:准备动手打架》为题报道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其中写道:近一周来,华盛顿几乎没有一天不对北京发难,扬言要将身为世界头号消费大国的美国与其头号供应商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升级。

  实际情况也是愈演愈烈,一开始美国提出要对12个类别产品“特保”,目前实施的有7个类别,还有5个类别在排队;另外,最近美国还开始重新调查去年临时禁令禁止的12个类别,这些与上述5个类别还有所重合,“这样一来,美国至少还有5~10个类别在排着队,现在也不排除新提出一些类别。”王宇说。

  而欧盟最初拿出9个类别产品,现在打算启动两个类别的“特保”,还有7个类别在排队。欧盟4月6号宣布了一个《行动指南》,依此标准,欧盟除了上述9个类别,又盯上11个类别。

  那么,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会否升级为贸易战?在5月30日中国取消一系列的出口关税之后,国外舆论普遍地认为贸易战正在逼近。事实上,如果爆发贸易战,美方可能并不占据优势。中国手中并非无牌可打。“首先就是棉花,美国棉花出口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国购买,如果中国在棉花上设限,美国人也受不了。”周世俭对本刊说。

  周曾亲身经历了1983年中美贸易战,当时,在美国单方面宣布限制我国农产品贸易一周后,中国宣布停止购买美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

  众所周知,美国农业是其产业的“软肋”。当年,美国做出妥协和调整。此后4年,中国从第4大纺织品供应者上升为第1大供应者。

  当然,中国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总的来说,中美贸易的相互依赖性很强,双方贸易摩擦到一定程度就势必会相互调整,双方实际上很难打得起贸易战。”周世俭说。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王晨波)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