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综合报道
来自上海市经济委员会6月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4月,上海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5.9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签订合同项目1320项,下降16.1%;签订合同金额41.16亿美元,下降2.1%。其中,第三产业合同金额为21.77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52.9%。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同比猛增69.3
%1月~4月,上海吸收外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21.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3%,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52.9%,比重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内部,从规模看,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6.55亿美元,占第三产业的30.1%;其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6.54亿美元,占30%。从增长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吸收外商直接合同金额为3.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7%。
与第三产业相反,上海第二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9.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制造业吸收合同金额18.97亿美元,下降31.4%。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占主导地位
1月~4月,上海吸收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18个,只占全市合同项目的8.9%;但合同金额29.7亿美元,占合同金额的比重高达72.2%,可见大项目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平均合同金额为251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0万美元。亚洲投资占42.2
%1月~4月,与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国家和地区有56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签订合同金额17.39亿美元,占全市的42.2%。在与上海签订合同超2亿美元的8个国家和地区中,亚洲占了3个,其中中国香港和日本分列第一和第三位。
独资是吸收外资主要形式
1月~4月,上海吸收外商独资合同项目1105项,占全市合同项目的83.7%,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合资和合作的合同项目分别为200项和15项,占15.2%和1.1%。签订独资合同金额32.0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金额的77.8%,比重提高9.1个百分点;合资、合作和“B股”的合同金额分别为7.92亿美元、0.73亿美元和0.5亿美元,占19.2%、1.8%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