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俄国之城 ·俄罗斯随想之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03:2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在俄罗斯都举足轻重的城市虽然相距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差异却相当明显--红色帝都莫斯科是欧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巴黎而先于伦敦。这座城市今天已经大到再大就可能不堪重负,她承载着全俄罗斯大多数的富人、新贵、寡头、寻梦者和淘金者;而诗与剑之城圣彼得堡则是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头,被认为是俄罗斯国家民族未来复兴的象征

  卢铿,1950年3月生于香港。

  祖父卢作孚--中国著名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实业家,旧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是毛泽东所说近代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

  1982年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毕业后在冶金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4年下海从商至今。曾任新加坡维信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华新国际集团总裁。现任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俄航美制波音767-300客机掠过蒙古高原向欧洲飞去,我殷切地期盼着早一些走近俄罗斯,走近那座曾经影响过20世纪全世界政治版图的红色帝都莫斯科和那座唯一因为城市本身的经典文化艺术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殊荣的圣彼得堡。

  远东的回忆

  11年前,当1个美元相当于25个旧卢布时,我曾经到过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那个正处于超级大国解体后的阵痛中的俄罗斯远东给我们留下的许多印象至今令人难忘--

  资源丰富--飞机飞过国境线,空中看到的俄罗斯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连道路和村庄都看不到。那里的电费低到每度电只需要5分钱人民币,庞大得犹如巨人国中的厂房里,冬天暖气开得可着短袖衣;

  物资短缺--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给服务员一块口香糖可以把一顿饭价从50美元降为2美元。我们在俄罗斯七天,吃得最舒心的一顿饭是我们从中国带去的方便面;

  物价低廉--3件中国产的普通皮茄克(每件约350元人民币)可以换一辆崭新的拉达轿车;钢铁材料的价格只是当时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1美元买的5个列巴(俄式大面包)足够一个人吃个把月,把一整列火车包下来也不会嫌贵;

  疆域广阔--从俄罗斯的远东乘飞机到她的欧洲部分要飞十余个小时,乘火车则要走一个多星期。据说其中只是绕过贝加尔湖的一段,火车就要走一天;

  城市美丽--从远东边陲的伯力和海参崴的那些由建筑、人、服饰等组成的城市景观风貌,足可以联想出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这两个欧洲城市的美丽;

  交通先进--那个时候,在只有70万人口的边区小城伯力的机场上,横七竖八地停靠着不下40架客机,候机室如同中国火车站的候车室,人满为患;

  文化教养--当时还在温饱中挣扎的俄罗斯国民却可以每个人都衣着光鲜、井然有序地出席音乐会或观看芭蕾舞,候车和上洗手间也都整齐地排队;

  计划经济--餐馆里的不锈钢刀叉和汤匙上用钢印显示着全国统一的商品价格。伯力的宾馆房价有三种:本地人5卢布,中国人80卢布,其他外国人200美元(当时1美元可兑换25卢布)。

  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的新卢布与苏联解体前几年的旧卢布相比,已经贬值了十余万倍(当年1个旧卢布曾经兑换4美元,而今天1美元等于30新卢布,1新卢布等于1,000旧卢布),这个国家居然还相当壮实地生存着。仅凭这一点,俄罗斯就不由你不对她表示尊重。

  红色帝都

  当年在告别远东之后,我就一直盼望着能到俄罗斯西部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因为这两座城市在俄罗斯的地位很特别--一个是政治经济中心,一个是文化艺术中心。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圣彼得堡,莫斯科只能算是路过。

  当我们从那个比想象中小得多的莫斯科国际机场候机楼中经过极低效率的折腾之后出得机场上了接我们的汽车时,离飞机着陆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刚下过雪,虽是下午却早已天黑。无数的汽车在亮度不高的路灯下碾过泥泞,双向10车道的公路也堵得相当厉害。待到入住市内的酒店,又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

  莫斯科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多少有些像十年前的北京--超级大城市、到处堵车、物价高昂、效率不高、帝都之气十足却又新旧掺杂。建城已857年、建都已近六百年的莫斯科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似乎显得有些张皇失措。

  斯大林时代的红星尖塔是莫斯科市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外交部大楼、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等都是其代表,苏联援建中国的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和不少大学的主楼亦然--这种源自巴洛克和东正教的建筑语言显示着一种恢宏的英雄气概。

  莫斯科包容着许多矛盾。一方面,由一条大环线和十六条放射状线路构成的地铁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地下交通系统,另一方面毫不起眼的地铁口、粗制滥造的电动扶梯与地下深处富丽堂皇的站台构成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沿着莫斯科河有不少传统建筑,巴洛克、东正教、文艺复兴、斯大林时代等风格的不少楼宇张显着帝都的傲慢,另一方面各个时期的建筑毫无章法地散布在各处,用浅黄色耐火砖块砌成的简陋居民楼布满全城;一方面,平均每家就拥有一台汽车的首都到处显现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随处可见不少衣着体面的老人们无助的双眼里透出内心的凄凉。

  冷战时期的前苏联曾经是超级大国,她的基础工业、航天技术、军事实力堪与美国抗衡。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莫斯科的整体形象中看到这个前超级大国那庞大的身躯和至今不愿意屈尊的头颅。有人说这是富人遇到暂时困难,这种感觉在莫斯科尤甚。

  莫斯科是欧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巴黎而先于伦敦。这座城市今天已经大到再大就可能不堪重负,她承载着全俄罗斯大多数的富人、新贵、寡头、寻梦者和淘金者。可是,除了从满路上的杂牌进口车上和满商店的进口货品中散发出的一些国际化气息外,莫斯科还远不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个城市在虚幻的强悍之下处处透出一股乡气,难怪今天的圣彼得堡人总是看不起莫斯科,说她只是一个现代化大农村。

  到克里姆林宫红墙内一游是必备节目。我们一行在凛冽的寒风中也来到这里,看到了普京总统办公的球顶办公楼,看到了红墙内的东正教堂,看到了存放在广场边堪称世界之最的巨大的炮王和钟王,看到了克里姆林宫钟楼尖塔顶上那颗重达五吨的红宝石五角星。

  临走的前夜我们逛了莫斯科著名的小商品步行街--老阿尔巴特街,我特地在货摊上买了一顶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士兵用过的钢盔和好多红色苏俄时期的纪念章,权作一种对历史的追忆。莫斯科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印象。我们似乎急于离开这座在世界旅游目的地排名第三百位的城市而前往排名第七位的圣彼得堡。

  诗与剑之城

  我们一行乘火车去圣彼得堡,在风雪中夕发朝至。圣彼得堡位于莫斯科西偏北约七百公里处,里程相当于从上海到武汉。俄罗斯的火车轨距比中国宽53公分,但车厢的内外却完全一样,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出得火车站,尽管清晨七点钟的圣彼得堡还在黑暗中酣睡,我们却明显地感到了她与莫斯科的不同。这座城市给我的最初印象是恬静、整洁、古典、优雅和非常欧洲,相比之下,莫斯科的喧闹和杂乱实在令人失望。

  圣彼得堡的地位无疑是世界级的--这座刚好三百周岁的城市曾经是彼得大帝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帝都,如今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是欧洲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巴黎、莫斯科和伦敦),是北极圈内唯一的大城市,是俄罗斯最靠近欧洲中心的中央直辖市,还是一座唯有巴黎才可以与之媲美的文化艺术都市--而巴黎还没有能够得到她所独获的殊荣(世界文化遗产)。

  圣彼得堡的地图像极了一只雄鹰--市区是鹰身,沿着芬兰湾北岸向西延伸的带状建成区如同鹰的头和脖颈,而芬兰湾南岸的土地如同鹰爪,头和爪都朝着欧洲。这张地图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彼得大帝与生俱来的征服欧洲的情结。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明和文化是由水孕育出来的。圣彼得堡的位置显然得水独厚。沟通西欧、北欧、中欧和东欧的波罗的海在芬兰的南部向东突入而形成了巨大的芬兰湾,圣彼得堡就坐落在芬兰湾的东岸。这个城市的东北部是面积近两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八个太湖)的欧洲最大淡水湖--拉多加湖。全长只有75公里但既宽且深的大涅瓦河把拉多加湖和波罗的海连接在一起,水也就成了圣彼得堡这座艺术帝都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三百年前,当彼得·罗曼诺夫带领斯拉夫人走出顿河流域,为了夺取连通欧洲的不冻海港,在这片河海相接处的沼泽地上击溃异族占领者时,他一定未曾想到这座由他亲手指挥建成的城池后来会经历那么多的沧桑、辉煌与磨难。

  圣彼得堡城市的名称在三百年中曾数度改变:十八世纪初建城时命名为圣彼得堡(彼得取自圣徒之名,堡用了德文的城burg,据说是因为彼得大帝最想占领德国而特别用了德文词根);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格勒是俄文的城);1924年又改为列宁格勒(因为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发生在此,列宁于1924年病逝);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6月13日,市民公投才恢复了最早的城名--圣彼得堡。

  以城市建筑论,法国首都巴黎无疑是举世公认的建筑艺术之城,上海外滩建筑带的全城翻版便是巴黎。如果要在全世界寻找第二座在规模和艺术水准上与巴黎相媲美的城市,也许非圣彼得堡莫属了。所不同的是,巴黎的建筑以石头为主,圣彼得堡的建筑外表多为各色艳丽的涂料,显得不如巴黎那样稳重,却多了几分丰娆。圣彼得堡有三千多座建筑物是世界级文物,在一座巨大的都城中,古建筑能如此完整地保留的并不多见也极不容易。

  与只有一条塞纳河穿城而过的巴黎相比,圣彼得堡坐落在由涅瓦河及其许多支流与河汊肢解而成的一百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和半岛上,由七百余座桥梁连接而成,这里的桥举目皆是且各有特色,众桥本身就足以成为一个主题博物馆。所以,这座城市还有巴黎所没有的一些美名--千岛之城、千桥之城和北方威尼斯等等。

  与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要纯正得多。莫斯科有不少近现代建筑,而圣彼得堡几乎完全浓罩在欧洲古典建筑的氛围之中。同时,这个城市远比莫斯科更加欧洲化--莫斯科人的英文普遍较差,而在圣彼得堡英文却十分流行。据说每年6月22日白夜(夏至日,几乎一整天没有黑夜)前后,云集于斯的外国游客和借机出游的当地人使圣彼得堡成了一座外语流行的欧洲城市。

  圣彼得堡市拥有五十多座大型、中型博物馆,堪称博物馆之城。随处可见的建筑、雕塑、桥栏和灯柱等等为这座城市覆盖了一层古典艺术的面纱,而最能集中表现这座艺术之城魅力的当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冬宫博物馆。

  据介绍,有四百多个厅堂的冬宫内收藏有各种艺术珍品近四百万件,如果一位参观者在每件艺术品前停留1分钟,每天坚持参观8小时,要差不多18年才能参观完毕。这个虚拟的数字足以引起人们对这座艺术宫殿的敬畏,尽管这里的藏品中有许多是来自历代沙皇对别国的掠夺。这座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冬宫,拥有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其后一段时期的许多名画和其它种类的艺术品,其中包括拉菲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凡高和毕加索等世界级欧洲艺术大师的不少原作。

  我们还不由得惊叹,如此众多的世界级艺术珍品竟能够幸免于二战的炮火。1941年初,当德国海军司令部宣称元首决定让圣彼得堡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之后,圣彼得堡被围困了九百多天,因为缺水、断粮和密集轰炸,当时城内的近两百万人死亡近半,而德军却不曾踏入圣彼得堡市内一步。列宁格勒大会战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所以,在莫斯科红场后面的无名战士圣火纪念台一侧,供奉着一尊列宁格勒大会战的纪念台。并且,今天这个城市所在的州名还保留着列宁格勒州的称谓,这是出于人民对那场英雄大会战的尊敬。

  俄罗斯海军总部设在圣彼得堡。我想其原因有三:俄海军是由彼得大帝初创,而圣彼得堡曾经一直是帝王首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欧洲部分唯一的不冻港;俄罗斯的主要假想敌之一是北约组织,北约的军力在西方。

  我们拜访了停泊在涅瓦河旁一个小河汊口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出自这艘举世闻名的战舰。今天的阿芙乐尔静静地依偎在如诗如画的圣彼得堡冬景里,早已没有了战火的威严,更像是一尊清秀的船模,被人们摆放在许多艺术陈列品当中。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个在俄罗斯都举足轻重的城市虽然相距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差异却相当明显--

  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圣彼得堡的旅游和居住环境条件远比莫斯科好。我觉得,对于莫斯科,很难找到理由不去一次却也很难找到再去一次的理由。而对于圣彼得堡来说,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再去一次而且会尽量多去,因为这个城市留给人们的记忆太深。

  圣彼得堡是一座极具发展潜质的世界级城市。在今天的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位于欧洲部位的特大城市在各个方面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这种地位甚至可以使人们认为这两座城市代表了整个俄罗斯。其它的许多以前曾经颇有名气的城市,诸如伏尔加格勒(曾先后名为察里律、斯大林格勒)、加里宁格勒、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梁赞、喀山和赤塔等等,如今正在被世人淡忘,而基辅、明斯克等城市已随解体后的共和国们离开了俄罗斯。

  与此同时,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市之间的差异又那么大。相比之下,圣彼得堡低得多的商务成本和物价指数、更靠近欧洲中心区、不冻海港以及普京色彩等等,都标志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后劲会远比莫斯科大得多。毋庸置疑,出生在圣彼得堡,曾试图迁都圣彼得堡的普京总统,连任之后必定会大力发展经济、必定会重点建设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有一百多所大学,多半是公立的,近半是私立的,其中不乏名校。举世闻名的列宾美院就在这里。

  圣彼得堡市在治安方面也比莫斯科好--市政府门前没有武装警卫,可以自由出入;博物馆和大剧院里,除了看门、收票和看管外衣的老太太们,甚至看不到任何青壮年的保安人员。也许,这座如此美丽的城市容不得任何破坏社会的龌龊。

  我认为,圣彼得堡的真正价值在于她是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头,她是俄罗斯国家民族未来复兴的象征。代表文化和艺术的诗以及代表勇气和抗争的剑,是这座城市简洁而完整的写照。

  莫斯科 圣彼得堡

  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

  政治、经济中心文化、艺术中心

  内陆城市沿海城市

  繁华喧闹宁静优雅

  900多万人口460万人口

  建成区约4,000平方公里 建成区600余平方公里

  一条莫斯科河涅瓦河水网交织

  建筑风格多元化纯粹欧风建筑

  物价高昂物价适中

  规划散乱规划有序

  有高大建筑物无高大建筑物

  治安欠佳治安良好

  俄语通用英文流行

  作者:卢铿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