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
悬艾叶和菖蒲: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
本植物。两者皆可入中药。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赛龙舟: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後,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恶。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市场报》 (2005年06月03日 第二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