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也为推动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大学举办“站在巨人的肩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诺奖得主演讲系列”,将邀请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莅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专题学术报告。本系列讲座于6月3日上午10:00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二楼举行,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 J. Granger)进行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平:我想今天的讨论就要结束,今天下午格兰杰教授就要回国了,最后请林毅夫教授讲几句话。
林毅夫:非常高兴,我宣布诺贝尔奖得主系列演讲庆祝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活动告一段落。为了庆祝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我们当时有一个想法,一个是传统的庆祝仪式,就是2004年的9月份组织大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讨论我们过去的成就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当时还有一个很大的计划就是邀请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我们的经济研究中心做演讲,也作为我们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大一个计划呢?就是认为中国进行了25年的经济改革,从1978年开始至今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在1978年改革的时候,当时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预测到25年后中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1978年人们也都没有意识到中国会有这样的经济改革。1994年我们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我们当时也没有预测中国未来还会继续取得这样的成功。因为中国是采取了一种非传统的办法进行了经济改革,比如说循序渐进的方法。按照传统的方法可能是不会成功的。一般来说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一块儿进行,理论是很有用的,因为它能够解释现象,能够预测未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改进。在过去25年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如果解决了这些课题,许多人都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在解决这些挑战性的现象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新的理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在这方面确实有优势,我们有许多机会。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抓住了这些机会,就有更多机会获奖。
怎么样抓住机会呢?我们要为经济理论作出贡献,我们考虑他们在科学上独创性的思想,所以我们想这些大师能够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邀请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来中国给我们演讲。我们在这两年举行了十场,第一位是蒙戴尔给我们做的演讲,后来我们还邀请了詹姆斯;第三位是史密斯;第四位是邀请了福格尔;第五位是道德拉斯·诺斯;第六位是詹姆斯·莫里斯;第七位是麦克尔·斯宾塞;第八位是斯蒂格利兹介绍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的世界,第九位是贝克尔就是昨天来给我们做的演讲。今天我们邀请了克莱夫·格兰杰介绍了经济预测的未来,这是我们整个演讲的序列。
借此机会我要向这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感谢,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我们的鼓励。我们是一个很小的经济研究中心,但是我们对他们发出了邀请,他们都做了积极的回应。我知道提出新的理论,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挑战,我们现在有很多机会,但是机会毕竟只是机会,在过去26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我们碰到了很多经济领域的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从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也就在21世纪我们还要克服很多新的问题,所以这些新的理论,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的指导意义。要想提出新的理论,基于中国的改革问题,不光是对中国的贡献,对于世界也是一个贡献。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我们更有信心完成我们的任务,我们相信我们经济研究中心能够为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借这个机会再次感谢这些经济学大师们的帮助,也感谢许多人的帮助,包括新浪网他们的直播,也感谢媒体界的朋友对我们的演讲进行了系列报道,也要感谢陈平教授成功的主持这十次系列演讲,这里要感谢所有的参与人员,我想在成立20周年、30周年、40周年、50周年的时候我们还要举办类似的演讲,我们再邀请未来诺贝尔奖得主到这里来,有一些可能是你们当中产生的。谢谢大家!
陈平:林毅夫教授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总是非常乐观的,他提出了宏大的目标,我们中国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科学方面不够发达,现在讲的时间序列、质量经济学都是非常专业性的问题,格兰杰不光是数学家,是一个经济学家,有时候也是一个哲学家,所以要有根本性的进展就需要我们有根本性的思考包括生命科学、经济学还要重视这些技术理论,这是我们从格兰杰教授身上学到的重要一点。
最后我想说格兰杰教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再次感谢格兰杰教授。
谢谢大家的光临,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