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激进改革惹怒商界大腕 美证交会主席被迫引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10:0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一年半之前纽约证交所主席格拉索被迫辞职的情景尚历历在目,而如今,又一位美国证券界的"大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唐纳森也遭遇了同样的厄运。在度过了短暂而不平凡的28个月的任期后,74岁的唐纳森本周三正式宣布辞职,并将于本月30日离职。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初正是因为唐纳森在监管方面的种种努力,才间接导致了格拉索的下台。所不同的是,格拉索是因为攫取巨额薪酬而引咎辞职,而唐纳森的离职却显得"壮烈"
了许多,相比近期曝光的SEC巨额预算缺口而言,唐纳森在大力推行改革时触怒了相关利益群体才是他被迫引退的主要原因。

  受命于危难之际

  进入21世纪以来,华尔街遭遇了史上罕见的丑闻危机,安然、世通事件的爆发,使得民众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降到了最低点。作为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看门狗",SEC因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备受各方指责,当时的SEC主席哈维·皮特不堪巨大压力而辞职。

  就在此时,有着丰富学术底蕴和商业经验的唐纳森进入了布什的视野,他也很快在2003年2月走马上任。就任伊始,唐纳森很快以其广开言路和当机立断的作风赢得了下属和上司的支持。

  在很短时间内,唐纳森就取得了令投资者竞相称道的成绩。在打击公司违规方面,SEC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共同基金行业,SEC大力推进基金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于对冲基金行业实行对冲基金经理人注册登记制度;要求经纪商在处理客户买卖指令时必须遵循"最优成交价格"原则等等。这些措施无疑对重塑市场信心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唐纳森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激怒了基金公司和其他利益群体。

  栽倒在和平年代

  在赢得荣誉的同时,唐纳森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在推进改革时的铁面无私以及与SEC内部部分共和党同僚的不和,让他遭受了不小的非议,这些指责有的来自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有的来自行业协会,还有的来自政府部门。

  去年年底,美国商会将SEC告上了法庭,称后者要求共同基金引入更多独立董事的做法有越权嫌疑;美国财长斯诺也在公开讲话中提醒SEC要注意监管过严的问题;甚至连格林斯潘老人家也不顾与唐纳森的私交,在公开场合指责对冲基金经理人注册登记制度。

  唐纳森最终离职,与他和两位共和党同僚保罗·阿特金斯和辛西娅·格拉丝曼的意见相左也有很大关系。作为SEC五人管理团队的成员,他俩一直认为唐纳森的监管理念过于严厉,但由于还有另外两位民主党委员的支持,阿特金斯和格拉丝曼在很多重大问题的表决上都以2比3的劣势失去发言权,这也坚定了他们要"扳倒"唐纳森的决心。

  可以说,唐纳森已到了"腹背受敌"的绝路上,而最近曝光的SEC巨额亏空只是加速了他离任的步伐。

  正如美国商会主席托马斯所言,唐纳森的离职只是"为了(在过去一段时间实施的严厉监管之后)找回一些平衡",毕竟,美国投资者的信心已有所恢复。但不管是对布什政府,还是对已经被提名为SEC新任掌门的共和党人克里斯托弗·考克斯而言,要处理唐纳森留下的摊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既要稍稍放松监管,又不能给市场太多"好说话"的暗示,以免违规行为死灰复燃,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证交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