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时评] 换一个角度看纺织品贸易争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9:31 上海证券报

    在目前备受关注的中国纺织品争端事件中,有一个现象极易被大家所忽视:中国的许多纺织品是以贴牌生产以及欧美公司业务外包的形式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或者是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与其本国业务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往来日渐频繁,这些因素导致了今年以来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激增。

    近日华尔街日报以"美国袜厂在贸易问题上分歧严重"为标题发
表文章称,世界最大的袜业经营公司之一旗下公司Renfro Corp.每天生产100多万双袜子,而产地分布于从美国本土的北卡罗来纳到墨西哥和土耳其等世界多个地方,并计划将他的制袜业务扩展到中国。由于布什政府对产自中国的袜子实施了进口限制,Renfro从中国运回美国销售的袜子将达不到原来计划的数量。而带头要求政府对中国产袜子实施进口限制的正是Renfro的美国同行Alabama Footwear Inc.。Renfro认为,布什政府的举动"背叛了我们"。但Footwear却回应说,"需要有一个平衡装置"来帮助美国与中国竞争。

    有分析家指出,这场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制袜业内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争斗,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管理人士和那些执意要使生产业务留在美国的经理人之间的争斗。这种争斗为一些政客呼吁对进口来自中国的产品实施贸易限制并迫使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借口。

    另外,欧美跨国公司的中国业务与本国业务之间的关联贸易比重不断上升。欧美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在中国建厂或加强在华采购业务,通过增加其中国业务与本国业务的贸易往来,来提高其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例如,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一半比重,而加工贸易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到了80%比重。因而,有美国经济学家指出,不是汇率变化而是美国的需求推动了其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需求,并部分地抵消了美元贬值,有利于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

    那么,上面的叙述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第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已波及到欧美国家包括纺织业在内的所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这些产业开始分化并出现了分歧。分歧的一方是那些将生产业务外包出去的跨国公司,另一方则是那些被海外生产商抢走订单的小供应商。第二,引起中国纺织品争端的根源不是因中国汇率机制导致纺织品定价过低,而是欧美市场对具有成本低廉竞争优势的中国纺织品的巨大需求。

    因而,导致中国纺织品争端的根本原因来自于欧美国家自身,欧盟尤其是美国在中国纺织品争端问题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和要求人民币升值,无助于减少他们的贸易逆差,同样也是不明智的举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纺织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