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商贸集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8:26 商务部网站

  我国物资系统经过改革开放25年来的大调整,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格局。可以这样描述:省市以下的物资企业基本上改制完毕,省市物资集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龙头、中小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当家的总格局。进入21世纪,各省市物资流通企业逐步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做大做强,加速发展,做不大的已经开始逐步萎缩,两极分化。从总体上讲,已经进入了新的一轮发展时期。

  一、在新一轮发展时期,物资企业发展有四种形态

  一是向中国式综合商社或商贸集团的模式发展。实事求是地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当时重点考虑钢铁、石化、电力企业如何搞大,对流通业特别是生产资料流通如何做大做强,重视得很不够。现在看,如果没有新型现代流通方式,没有一批大的商贸集团,如何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相匹配?今后中国的流通是中小企业当家,因为我国太大,要靠中小企业来安排就业,但主导的必须是大的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如何做大做强流通企业的模式问题。那么中国式综合商社或商贸集团应该怎样发展?我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和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面临发展大商贸集团的环境。我国流通企业集中度不能适应工业产业的集中度。钢铁、石化等企业搞得很大,没有流通企业和他相匹配,矛盾大,阻碍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入世后,进来的跨国公司都是“大佬”,还有大的跨国公司陆续进来。我们的流通企业有几个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第二,中国式综合商社或商贸集团,应以贸易为主,多业发展。但有的企业贸易可以内贸为主,有的可以进出口为主。我们的经济是内需主导型。第三,采取股份制形式。大家可以探讨,股份制如何发展,谁进来,如何上市,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第四,以供应链为核心来研究商贸集团。把上下游企业形成供应链。将制造业、流通业、分销业、银行以供应链为核心,真正形成产业链。香港利丰集团是个贸易公司,但不是个纯贸易公司,他有许多虚拟工厂和产品,没有1平方米的工厂。他通过品牌生产产品,利用电子商务运作,满足欧美市场需要。第五,我们要背靠产业和银行。大的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模式,一种可以是背靠产业集团或银行发展,这是日韩模式;另一种可以是单独发展,这是欧美模式。无论是日韩模式还是欧美模式,如果适合我们某些企业的特点,也都可以借鉴。第六,必须采用新的流通方式,不能用原来的方式发展。即使是大的批发商,现在也要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无形市场和要素市场。不仅搞商品贸易,还要大量做服务贸易,通过增值服务提高企业效益。例如安徽徽商集团,它的一大主业是原有的生产资料经营,第二块是在物流集团把商业集团兼并基础上,大力发展零售业,第三块是农村生产资料的连锁经营,第四块是房地产开发,第五块是涉足金融业等。从目前各业态的发展看,徽商集团的综合商贸集团的雏形已见端倪。二是坚持以原有的生产资料经营为主业来发展。比如浙江物产,它的主业就是生产资料经营,有少量的生活资料经营,内贸为主,外贸也做,现在也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等,但是原有的生产资料经营主业不变。2004年其经营额可望达到400亿元。三是通过新的流通方式来发展。比如广东物资集团,一是汽车搞全省连锁,销售量居全国第一;二是向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是钢材的配送中心,加工配送量非常大;三是搞电子商务,大量的资金投向信息平台。另外,广东物资集团还搞了几个大市场,在广东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办法就是通过现代流通方式来重新整合资源进行发展。所以,他们提出要把广东物资集团培育成为大批发商、大零售商、大物流商、大市场集成商。四是以自己为核心形成供应链。天津物资集团就是采用这种模式,以自身为核心链接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链接金融企业与生产企业,形成供应链,所以他们的销售额增长特别快。原物资部部属的一些物资企业,现在变为两大集团,一个是华星集团,一个是诚通集团。诚通集团明确定位是一个物流集团,所以,它现在向着我国一流的物流企业方向发展。华星集团是以汽车贸易、房地产、金融、设备制造业的方向发展。以上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但主业都没有变。

  二、物资企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八个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对产权制度改革,我们的观点非常明朗,我不主张省市的物资企业建立国有独资企业。这样没有必要,因为都要进行股份化,不能说省里面物资企业不是国有独资了,这个省里的生产资料供应就完全瘫痪了,不可能。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通过改制怎样做大,全国做大的20家流通企业,相当一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做大,国家也照样扶持。只要你做的大,可以成为龙头企业,可以成为跨国公司,不管所有制。所以,在今后产权制度改革上,应该是经营者逐步持大股。二是怎样处理债务问题。债务问题是企业比较难办的问题,也在采取多种办法来解决。第一种办法就是将债务捆绑之后,交给银行的资产经营公司。第二种办法就是政府采取措施,减免或注入资金。如重庆物资集团通过转换土地性质的办法,增加了6000万元的注册资金;上海物资集团一开始的确很困难,上海市委、市政府在讨论上海物资集团还要不要存在,但后来考虑到上海物资集团的确在计划经济时期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市委、市政府给了上海物资集团一些政策,特别是在债务上采取了一些扶持措施。第三种就是想办法通过由外资、民营企业或其他股份制企业入股注入资金,减少资产负债率。另外,也可以采用资产置换的办法。目前相当多的物资流通企业采用“脱壳”的办法,就是把原公司放着,将优良资产剥离成立新公司,新公司与原公司无任何经济关系。经过这10年时间,企业的债务问题我认为在许多地方基本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路也走出来了。三是职工置换身份问题。我主张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进行国有职工身份置换,国有企业今后不可能承担职工的无限责任。但是有一条,我们在职工身份置换的时候,只要有条件,应该善待职工,能把水平提高的要尽量提高,我讲句心里话,整个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职工是做了重大贡献的。现在有许多人想不通,比如老红军、离退休干部,过去是把脑袋放在裤腰带上,现在才挣几个钱,而现在许多小年青挣的很多,几百万、几千万,他心理不平衡。我们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也是一样,很多国有企业过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改革是必然的,国有企业现在这种体制在阻碍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但我们的国有职工的确是做了贡献的。所以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在职工身份置换过程中,只要有条件就应该善待职工。物资系统在职工身份置换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听到发生一些大的请愿、静坐等不稳定的事件,小的问题是有的,说明广大职工是非常理性的,通情达理的。四是核心竞争力问题。核心竞争力是有一定的固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物资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基本上是我们原来的主业,但相当一部分已被淘汰,比如原来黑色、有色、汽车、木材、机电、建材、农机、再生行业等。现在大部分的物资系统只有一两项,其他的都放弃了,因为其他的不能形成盈利点,抓几项来形成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成都物资公司的餐饮业就搞的不错,它可能成为一个盈利点,有些地方搞旅游业来形成它的盈利点。所以,物资企业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抓核心竞争力,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该放弃就要放弃。五是新的流通方式问题。我们必须知道现代流通业也是一种生产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连锁经营、佣金代理等都是现代流通方式,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利用新的流通方式,大家在这方面多想想,要有一个认识。六是关于企业文化问题。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以前到日本和韩国考察时,看到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把西方管理和我们中国的“孔孟之道”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非常大。我们传统的那套管理方式已经不太适应今天企业的发展,必须有所创新,我们的职工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在研究德国的企业文化时,每年员工的培训经费是多少,完不成任务是属于违法的,员工的培训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使所有员工有一种高素质,这是一种企业文化。现在一些国家都是鼓励员工创新、提合理化建议等,把企业员工当作一种很重要的力量,在西方管理学当中叫行为科学,就是研究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日本考察我感受特别深的是,我们中国过去的人事管理部门,就是根据领导的任务,那里有几个编制,我给他调过去,这里有几个编制,我给他招聘过来;而国外的人事管理部门就是研究你这个人,要是你在岗位上只能发挥60%的积极性,那绝对不行的,为什么40%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第一岗位不合适,第二知识量不够。怎么办?第一给你调换岗位,可能会发挥80%的积极性;第二你缺知识,给你培训、充电。这就是我们人事部门的责任,这里面很多都是包含企业文化的理念,也包括服务理念。七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我们要研究企业文化,怎么样去创造财富,怎么样发挥人的积极性,并给合理合法的待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容易把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混在一起。员工叫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层叫人力资本开发,在劳务市场上一般的劳动力,根据能力可能一个月值3000元,而经理人员可能在市场上是年薪100万元,因为他不是一般的资源而是一种资本。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大家都逐步认识到这一点,因为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股份制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它并不是所有的职工决定这个企业命运,而是企业的经营者决定这个企业的命运。八是关于党的工作。各省市物资企业应该继续加强党的工作,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保证党的政策贯彻和执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确是思想多元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基本的目标,党组织必须要在任何企业和单位保证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国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回答是肯定的,但我们要认真总结前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一讲政治体制改革就向西方学习,美国有美国的模式,中国有中国的模式,现在一些外国国家领导入到中国来学中国的模式。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中国模式,不是中国的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对它威胁不大,而中国模式在世界影响很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照样可以使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极大的改善,中国模式和美国的民主模式是可以抗衡的。当然,我们还要去提高,我们很多地方是不完善的,包括党内的腐败、政府的腐败,还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我们搞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开了这个宗旨,搞改革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我们各省市物资企业的党委,要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怎样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提高对企业的领导能力。作者:丁俊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中经网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