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千点危在旦夕该不该救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 05:36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沪深股市周四受基金重仓股拖累大跌逾2%,短线随时会下破千点关口

  沪深股市周四再度大跌逾2%,沪综指盘中最低下碰到1008.75点,离千点大关仅一步之遥。自五月初,管理层试点第三次全流通以来,沪深股指又在过去4年熊市的基础上分别下跌了12%和16%,市场信心濒于崩溃。目前呼吁管理层救市、不能任由股市暴跌的声音再

  起,但业内人士却对是否该救市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赞成救市

  硬着陆后没有赢家

  银河证券分析师曹远刚说:“股市千点硬着陆,谁是最后的赢家?可以说没有赢家,两败俱伤而已,如果为了挤压水分、为了与国际接轨,而不管不顾,任由市场这样下跌,那么后果也会相当严重,投资者对管理层失去信心,这是非常可怕的。”

  他认为,挽救目前危局,短期而言,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性非常强的经济手段;长期而言,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市场层面的事了,比如,如何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如何避免虚假上市,如何遏制股市中的腐败黑幕,如何重树经济道德、维护市场公正,等等,再不能任由股市一泻千里地下跌了!

  反对救市

  “托市”带来长期风险

  而与曹远刚观点截然不同的是,国研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则对管理层出手救市持反对意见。

  他说:“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投资者不需要承担投资失败的后果,就不可能指望他们有理性的市场行为,也不可能指望他们的行为会产生对社会有益的后果。当监管部门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投资者的激励机制被扭曲,一个健康的市场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

  他认为,在股票市场下跌时,政府“托市”是对投资者的一种普遍救助。但国际经验表明,普遍救助的政策不仅带来巨大的财政成本,而且会扭曲风险承担主体的激励机制,带来长期负面的道德风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韩国等都有官方“托市”的案例,但大量后续分析表明,这些政策在扭转股市行情上收效甚微,且往往被深深套牢。

  股民损失

  4年总计亏1.5万亿

  相对于专家对管理层是否该救市发生的分歧,普通大众对是否该救市的看法也不是铁板一块。据网易财经所作的一项统计,在参加投票的3404人中,赞成该出手救市的有2758票,占总得票的81%;反对救市的得票有646票,占总数的19%。

  近4年来,中国股市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却跌跌不休,投资者总计损失估计在1.5万亿元左右。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沪深两市流通市值总额已跌破了1万亿元大关,仅有9500亿元左右。而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在2001年6月达到峰值时,就有18866.36亿元,至今损失了约9300亿元。再加上最近4年中,股市新融资约4345.04亿元,印花税和交易佣金合计支付约千亿元,股民累计的损失在1.5万亿元左右。按照7000万股民总数计算,平均每个账户亏损金额就超过2万元。

  早报记者施海南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