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专家谈仪器仪表行业市场(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12:29 商务部网站

  二、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态势展望目前,各行业归口部门、协会组织都在密切关注宏观调控下行业态势的变化。我们估计,我国仪器仪表行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幅大概在16%~21%,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380亿~1500亿元;但结果最终将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时间以及对行业影响的滞后期。若GDP增幅降至8%以内,仪器仪表行业的增幅应为16%~18%;若为8.5%以上,增幅应为18%~21%。16%~18%的增长看起来也不低,但这是一个平均数,三资企业大概能达到20%~27%,国有企业
和民营企业仅为10%~15%,大部分企业将感到压力和困难。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增幅预计与2004年持平,在18.8%左右,但实绩下降。进出口方面。仪器仪表进口将继续增长,尤其是一些外资大工程项目的交付可能使某些产品的进口呈阶段性上升,但进口整体增幅将从前几年连续同比增幅50%左右回落至30%上下,主要原因是:(1)本国企业竞争力增强,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DCS、大口径电磁流量计等,本国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提高;(2)三资企业增多,产品大量在中国生产,以直接面对市场需求;(3)宏观调控抑制了部分盲目进口。出口将持续增长,并且增幅可能超过进口的增幅,主要原因是:(1)国内需求增长减缓,迫使产能过大的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加大力度开拓国外市场;(2)随着国内企业产品水平的提高,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电动执行机构、油田双相流测量装置等开始出口;(3)外资转移来华生产见效(如GE的医疗仪器、日本横河的工业仪表等),三资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已占其销售收入的47.4%。进出口逆差继续上升,并将首次超过百亿美元,仪器仪表行业是机电工业中逆差最大行业的状况在2005年不会改变。三、建议关注的几个问题1.宏观调控的影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需求仍旺。环保仪器、生产安全监测仪器、食品安全仪器、医疗仪器、衡器、水表、煤气表及分析、光学、电子测量等科学测试仪器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地质勘探、气象、海洋等专用仪器、电度表等电工仪器仪表因需求不旺,预计增长均为一位数。车用仪表的增幅2004年已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今年还将继续回落。此外,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所用的仪器仪表需求增速将减缓:测绘仪器因整顿减少开发区、抑制房地产热、控制土地使用等原因,增幅将下降;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是仪器仪表最大的分行业,随着国家对未经审批火电项目的清理整顿和60万千瓦以上大机组比例的增大,2004年因火电建设引起的需求增长在今年预计将趋于平稳或减缓,但因订交货周期影响,其销售收入的增速减缓则将在2006年才会出现。2.积极正确应对外资仪器仪表行业是吸引外资比例最大的制造业之一。外资进入对民族仪表工业的冲击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从历史上看,外资进入仪器仪表行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应用领域,一是制造领域。上个世纪80年代,外资首先从应用领域进入,例如自动化成套工程;然后通过制造领域,开始与行业企业展开技术输出,进行投资。外资的进入大概分这样三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前,通过技术输出,从应用和制造两个领域进入中国,这一阶段其目的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中国加入WTO以前,外资开始对技术输出进行控制,尽力争取主导合资公司,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这一阶段其目的是“扩张”;中国加入WTO以后,即现阶段,外资加大了独资和兼并国内企业的力度,并向中国转移生产,这一阶段其目的是“控制和转移”。外资的进入,既有增加资金、利于改革开放、促进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增加就业等好处,又有削弱民族产业、危及行业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和产业安全等弊端。从全局来看,引进外资的影响是长远的、宏观的、间接的;从企业来看,外资进入的影响则是当前的、实际的、直接的。例如,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就业,为我们培养了人才,但当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却要直接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怎样积极正确应对?我们认为,要“正确支持、适应利用、应对有方、核心自主”,即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外资见效,另一方面要确保重要产业核心技术自主。“提高引资质量,积极正确利用外资”应列入重要议程。3.行业发展瓶颈——技术来源当前,技术来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过去,我们是整套技术,包括设计图纸、专利、KNOW-HOW、工艺和生产校验专用设备,全盘引进。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现在,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技术输出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如果对技术升级衍生出的新一代产品,我们也全盘引进,那就既不经济也不必要了。也许它的50%是原有的普通技术,40%是一般技术,仅仅10%才是真正不容易突破的技术。这样进行分解之后,前面的50%就不存在引进的问题;中间的40%,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有些是别的行业、别的企业已经掌握了的技术;真正需要引进的就只是那10%。所以,我们要从原来全盘引进的方式转变为分解式引进,并进行继承创新和集成创新。所谓继承创新,就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升级发展;所谓集成创新,就是综合运用国内外分散的技术来进行创新。同时,要产学研、产用研相结合,突破技术控制,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核心技术自主。

  (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