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超
在“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之“经济学与经济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层座谈会”上,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经济系教授克里夫·格兰杰是第一个发言者。如果不认识面前这位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05年被英国伊莉莎白女王封为爵士的人,很可能会把他当作一位普通的长者。他温和的语调、银色的胡须、回答提问时认真戴起的黑
边眼镜和最后微笑着说“NO”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作为在时间序列研究计量经济学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格兰杰的研究,使众多经济学家可以更容易地解释经济模型,并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高世楫就提了一个如何运用经济模型解释中国经济运行的问题。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资源性质的动态特征在根本改变,怎样把这些模式按照中国的状况进行调节?或是这些模式如何能够捕捉到这些动态的发展?
格兰杰表示,关于转型期的经济,第一种方式,如果改变得很慢,可以建立一个模式来慢慢地适应这种情况。运用通胀率这样的手段,以足够的数据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格兰杰说,也许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数据不够全面,但是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另外一种方式,是做两个模式,比如,做一个早期的模式和一个晚期的模式,对比两个模式,看哪个更优。
接着,高世楫又提出了一个商品价格可预测性问题,他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石油、钢铁和矿产等有很大的需求,如果知道这些需求的情况和有关数据,能否建立一个或一组模式,来对这些商品价格进行预测。
“商品价格,比如说金价和银价很难预测。”“如果能预测的话,人们就可以赚大钱了。”这句话引起在场听众会心一笑,格兰杰进一步解释说,其他一些商品,比如铜、锡、锌等等,近来也被投机市场看好。所以可以在近期进行预测,但是从长期来看,投机者是不能够预测的。“如果必须要有长期预测的想法,我只能说,它并不是很准确,只能得到一些它的变动方向和趋势。”
格兰杰表示,“希望建立一些有用的模式,来为政策制定人提供一种分析。有时候制定政策,我们不能够完全肯定未来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我们要尽可能把这个具体结果分析出来。因为,经济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引申出很多政策解释方面的问题。在不同社会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政策。”
“另外,政策必须与目标相联系,如果要评估一个政策,我们必须知道政策制定者有什么目标。有些政策实现了一些目标,其产生的副作用及对于其他部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种副作用有时候也很重要。”
“所以,政策制定者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有一些政策是很清晰的,但另外一些政策会有一些模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