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交易量下来房价就能跌吗?楼市泡沫该由谁来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 07:46 中国经济时报

    房地产是世界最大的一项产业,约占全球各国GDP总和的15%。从2003年开始,全球投资资本,包括个体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正在加速流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这种热情恰恰跟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急剧攀升形成某种程度的共振。

    进入2004年,与房价虚高如影随形的“地产泡沫”开始了持续一年的争论,有预言中国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的;也有称房地产市场只是“局部过热
”的;而更多国内地产大佬们则群起反驳……论虽无结果,外资却是一边唱空中国地产一边大举投资。

    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没有崩盘,但过高的增速却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年初以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已定。

    房价仍在狂奔

    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是继去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不到5个月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再次上调!

    3月26日,“国八条”出台,国务院下发的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4月27日,“国八点”又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5月11日,七部委出台稳定房价新政策,炒地转让期房都将禁止。

    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目的在于打击投机炒房等行为。

    政策是有了,效果如何呢?在政府密集出台平抑房价的政策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分析一组与之相对应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今年一季度,商品房、商品住宅平均每平方米分别为3015元和2820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3.5%,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7%;3月末,中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报告预计,二季度中国36个大中城市房价仍将保持上涨态势,涨幅约在7.5%百左右。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说:“烧还是没有退下来。”

    鸿沟要挖多深

    此间有分析人士认为,原本还担负着“居者有其屋”生存伦理的房地产现在似乎已完全被市场化悖论吞噬了。房地产虽然被定位成国家支柱产业,但是,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房地产都披上商品的外衣,任由资本对房地产商品进行宰割而从中牟取不义之财。

    虽然政府多年来也出台过一些诸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措施,但时至今日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原因就是恶性的资本始终游弋和跟踪在政府政策措施之后,他们永远能够利用资本渗透和控制这些房屋,致使今天仍然有不少的贫穷者买不起房和住不上房。

    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一套住房的价格如果是一个家庭年收入的3-6倍时是合适的。但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一套商品房的价格,平均超过个人年收入的30倍以上,远远高于世界银行调查的标准。“但问题还不仅在于此,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抹煞了大量低收入阶层与目前房市的巨大鸿沟。”而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的《世界人居报告》,如果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比超过了5倍,则说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因为这时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子了。

    交易量下来房价就能跌?

    贷款负债买房,成为绝大多数家庭无可奈何的选择。5月8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一项调查统计,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高于欧美家庭。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也平均达到了90%左右。

    国家房产新政策出台后,虽然办理房产过户的人已经挤爆了棚,但是,北京的一手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几乎同时出现了下跌趋势。北京链家宝业房地产经纪公司市场总监金育松对中国经济是时报记者表示,成交量的下跌,很可能会带动房价下跌。

    记者了解到,七部委房产新政策出台后,北京新房交易数量明显下降。在最近举行的两场房展会上,房展会的参展项目比去年同期房展平均减少了近一半,成交量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北京的二手房交易也不见了往日的火爆景象。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北京宣武区的顺驰、链家宝业在等大型二手房经纪公司了解到,5月份二手房买卖成交总量预计要比上月同期下降10%左右。

    “即使将来房价降了,但是我们还是买不起。”多位看房者在记者随机采访时这样回答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地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