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更值得期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9:00 证券时报 | |||||||||
自公布股权分置试点方案以来,两市大盘继续震荡下行,上证指数以及深圳成分指数并未出现熊牛转折,反而延续去年的调整走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股权分置第一批方案公布后,市场反应强烈,关于非流通股股东对于流通股股东的补偿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市场在期待着第二批试点方案的公布,但新试点方案如何登场以及大型国企如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成为市场的悬念。
应该说,股权试点方案的公布对流通股股东而言是一种利益上的积极的让步,流通股股东持有股票的价值以及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将得到提升。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上的重大缺陷,由于股权分置,非流通股股东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市场的普遍现象,而非流通股东股权的不流通也导致了公司价值评估标准的混乱,股票价格难以反映公司的价值。股权分置试点提出了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的概念,应该说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有望在股权分置方案解决后得到提升。 不过就股权分置改革而言,目前政策面的不明朗主要有两点:一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如何实施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对价”如何支付的问题;二是股权分置的时间表如何?目前推出了四家公司的试点,而由于分类表决等制度的影响,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势必需要长期的过程。由于未来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不确定性的存在,投资者也难以对流通股价值作出较为理性的预期,持币观望或者离场观望成为众多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就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不会让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下子全部上市流通,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要充分尊重中小股东的利益。股权分置是一个系统性的重大工程,笔者认为轻易地采取同一种方法并且全部解决并不合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并得出成功的经验以指导实践不失为较好的方法。目前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股权试点应该先从蓝筹股开始,实行所谓的“靓女先嫁”,但是隐含的后果是业绩差的公司如何处理?机构投资者大量持有蓝筹股,单纯地从蓝筹股入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难以逃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口舌”,也难以得到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普遍认同。 股权分置试点以后证券市场出现了下跌,一些投资者将市场的下跌归于股权分置试点的出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就短期市场而言,宏观调控影响的房地产公司、关税提高下的纺织品类公司、药价下跌预期下的医药股以及周期性二线蓝筹股轮番下跌,市场的下跌原因中也有基本面发生变化的因素。此外,就股票价格而言,股价是公司价值的反映。由于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利益输送等行为层出不穷,而分红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使得中小投资者不得不追求股价上涨的资本利得。股价的上涨主要受股票供给以及资金供给的影响,投资者在总体缺乏投资价值的市场上唯有不断地推高股价以获取资本收益。庄家的操纵是股价不断偏离公司基本面的重要原因,股价的泡沫也得以不断放大。2001年以来的下跌,更多的是一种公司内在价值的回归,非理性的上涨势必要导致理性的抛售,股价将最终反映公司的价值。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市盈率(PE)法仅仅是一种相对价值分析法,而DCF、EVA、NPV等方法有望成为公司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在政策逐渐趋于明朗,股票真正成为“投资品”后,证券市场也有望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