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眼下的热门词汇。笔者以为,我们在期盼和谐社会的同时,更需要正视影响和谐构建的一些问题,例如分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利益分配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锅饭”被打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分配体制改革促进了效率,支持了经济快速增长
,使居民人均收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但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扩大。据统计,我国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1981年是0.28,1991年是0.33,2001年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
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市场机制下的“马太效应”导致富者越富的趋势,也有因市场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垄断和寻租,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此外,我国两元经济结构尚未解决,地区间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差别较大,诸如此类的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的扩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政府也意识到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并试图通过二次分配(即税收调节和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公平问题。然而,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首要任务还要促进发展,目前我国所得税率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已不低,用过高的所得税调节收入将会影响效率,降低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利于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都还有限,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还远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里,我国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还难以缩小。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
社会第三次分配是从支出上考虑,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里如何让富人多出钱,穷人少出钱,也即实行社会收入的转移支付,弥补财政转移支付的不足。比如住房制度,让贫困家庭住廉租屋,让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通过市场解决其住房就是一例。又如,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问题,有人认为高校收费高使很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大学,所以要降低收费。其实如果让富人和穷人都付同样的学费,即使降低了学费,比如从4000元降到2000元,有些贫困学生还是付不起;何况让富人和穷人付同样低的学费,也是不公平的。回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有很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虽然那些高校学费很贵,但大部分中国学生并没有付费,有的获得减免费或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有的获得了社会基金的支持。为什么?因为有富人付了较高的学费,有大老板捐赠建立的各种各样基金(如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等),通过学校和基金实现了社会收入的转移支付。所以,学费高低并非公平的标准,合理的制度应该是让富人多出钱,穷人少出钱。
鼓励富人捐资建立各种社会基金,资助公益性事业或慈善事业是实现社会收入转移支付的有效途径。这种基金一旦建立便成为一种社会所有的财产,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按照基金章程规定的用途运作,可用于资助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或用于扶贫帮困、助学、救难等慈善事业。
为了鼓励富人捐资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国际通行办法是免除捐款的所得税,基金可以个人或企业的名字命名。这既能体现政府财政支持,也能让个人和企业通过基金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改变社会上的仇富心态,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各种社会基金的建立又将有力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上海也建立了一些社会基金,但大多还是由政府在组建,或是拉赞助。专家建议,在新一轮发展中,要鼓励更多个人和企业捐款组建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既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
《市场报》 (2005年05月31日 第二十六版)
|